第484章 林子大了鳥兒就多

已經老了的,不光只有徐光啟,還有其他一些人,比如來自於法蘭西的,一個偉大的,正直的,無私的,願意為了主奉獻終生的傳教士金尼閣先生。

自從被崇禎皇帝派到杭州的禦醫把身體調理的差不多之後,金尼閣本人也就被錦衣衛帶到了大明的京城,然後就被扔進皇家學院裏面從事翻譯工作。

因為崇禎皇帝對於金尼閣帶來的七千部西書很感興趣,聽說裏面方方面面的東西都有。

大明又不是雖遠必割的蟎清,對於外來文化的態度向來都寬容的很,凡是好的,有利的,大明向來不介意學習,然後把這些東西變成自己的。

當然,崇禎皇帝好學是一回事兒,讓金尼閣先生翻譯這些西書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因為這份翻譯工作是需要金尼閣先生一輩子都撲在上面的,甚至於連下輩子加一起也未必能完全翻譯完成。

被累到幾乎吐血的金尼閣已經不止一次的暗恨自己為什麽要帶七千本書過來——想要把這七千本書都翻譯完,任誰來了都會絕望。

懂得漢語的傳教士,總共也就那麽些,而且有一個算一個,早就被弄進了皇家學院之中參與翻譯和研究。

也就是說,這些人除了負責平時的研究工作之外,平均每個人還要翻譯近百本書籍。

至於能夠翻譯這些西書的明國人,基本上找不到幾個——你能讓徐光啟過來翻譯還是讓宋應星過來翻譯?

這些因素加到一起,讓金尼閣心中愈發的絕望了,甚至於恨自己為什麽沒在杭州城幹脆的死掉——回歸到主的懷抱,就不用再從事這種無聊的翻譯工作了吧?

畢竟慢慢的翻譯可以說是愛好,一旦成為了終身的職業,金尼閣覺得自己實在是熱愛不起來。

尤其是自己一提到自己最為上心的事兒,比如傳教,總是會被徐光啟他們打著哈哈應付過去,這就讓金尼閣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但是想要死是不可能的,到了如今這般田地,生死其實已經不再操之於他們這些人自己的手裏——明國的醫生們確實神奇,亂七八糟的草根樹皮還有那些個嚇人的蟲子到了他們手裏總是能變成治病的良藥。

比家鄉那些只會放血的理發師們強多了——別管啥病,先放血再說,實在不行就把病的部位砍掉。

如果不是腦袋實在沒辦法砍,金尼閣覺得他們可能會向著腦袋下手。

所以金尼閣也很想像徐光啟一樣能夠告老還鄉,最好是能留在大明養老就最好了。

這裏穿的好,住的好,尤其是一次和徐光啟他們一起吃了一次神奇的油炸蟲子之後,金尼閣覺得自己覺醒了什麽奇怪的愛好。

然而當金尼閣向徐光啟提出了告老的請求之後,徐光啟卻沉默了。

站在友誼的立場上面來講,亦師亦友的金尼閣想要告老之後專心傳教或者養老,徐光啟無論如何都應該替他出一份力才是。

可是站在大明的角度來說,徐光啟很清楚的知道金尼閣等人最大的價值。

這些人最大的價值在於他們腦子裏面所掌握的那些學識,而不是什麽傳教,皇帝陛下也對於讓他們傳教沒什麽興趣。

畢竟那些外國的神神鬼鬼的,未必就比大明的靈驗到哪兒去,自己家這麽多的神神鬼鬼的還沒弄明白呢,還研究別人家的?

而且,偉大的崇禎皇帝會那麽好心的允許金尼閣告老傳教?向來不把蠻子當人看的崇禎皇帝不把金尼閣用到死,簡直就愧對了他老人家頭上頂著的暴君兩個字。

所以對於金尼閣拜托自己向崇禎皇帝請辭的要求,徐光啟心裏也實在是沒底。

當徐光啟試探著向崇禎皇帝提出來金尼閣也想要告老之後,崇禎皇帝笑了笑,問道:“朕記得金尼閣現在還不到花甲之年吧?”

徐光啟躬身道:“陛下,金尼閣現在已經五十八歲,再有兩年,就是一甲子了。”

點了點頭,崇禎皇帝道:“讓他從西方再弄幾個跟他差不多學識的過來,然後讓他六十歲的時候告老便是了。”

後世的苦逼們還要六十才能退休呢,金尼閣想五十八歲就告老還鄉?想的美!

尤其是這家夥退休了想要幹什麽?傳教!大明自己家的神仙圖譜還在整理之中,現在就放開他們傳教,這不是給段小榮他們找麻煩麽?

更何況,這家夥留在皇家學院內還有禦醫替他調理身體呢,別管是現在的那些普通的傳教士還是後世的苦逼們有這待遇?

尤其是後世那些沒有社保的起點寫手們,像劉少沖那樣兒一本不成切了重來的,不斷的太監,切啊切的,身體和精神上得受多大的創傷?

不還是得為了生計苦熬下去?

而且讓金尼閣六十退休,崇禎皇帝覺得自己真是太良心了——要不是金尼閣把利馬竇作死性的《基督教遠征中國史》改成了《利瑪竇中國劄記》,估計他六十五歲也別想告老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