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大明臨時軍團

蠻子中的代表性人物建奴奴酋黃台吉最近終於讓自己松了口氣。

遼東的破天氣嘛,一直那德性,一到冬天就能凍死狗,不太能適應遼東環境的那些大明殺才終於消停了。

這意味著大金國終於能喘口氣了,不至於被折磨的欲生欲死。

整個天聰六年,大金國連自己的滿族族人帶著漢人泥堪,一共損失了差不多接近兩萬之數——不算上戰死的士卒。

再這麽幹下去,大金國還能剩下多少人?沒有了人,自己還玩個屁?

沈陽城中的楊七七等人同樣十分開心——隨著建奴將勢力向各地的城池裏面收縮,人口就變得集中了起來。

人口一集中,這福壽膏的銷量就又一次迎來了小高峰。

一切都很美好。

崇禎皇帝不這麽覺得。

雖然說楊七七他們賣福壽膏的錢通過各種途徑到了自己的內帑,連賣鹽的錢也是,可是崇禎皇帝仍然覺得不夠用的。

原因很簡單,崇禎六年的商稅還沒收上來春稅,這就意味著國庫的銀子得先從內帑借。

崇禎皇帝很想說一句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

可是沒鳥用,整個大明都是自己家的地,這天下間就沒有比自己更大的地主了,有沒有余糧的,這大明的百姓自己也得管著。

然後內帑的借就借給了國庫三千萬兩,再支給皇家學院那邊一千萬兩之後,崇禎皇帝發現自己手裏居然就只剩下了一千萬兩多那麽一點兒的銀子。

幸好自己不要臉,在朱聿鍵他們賣袋鼠肉的買賣裏橫插了一杠子,這錢又在慢慢的多了起來。

然後崇禎皇帝在隨後的崇禎六年二月裏發現自己先往山海關修鐵路的決定是辣麽的明智,辣麽的有先見之明。

大明的崇禎六年正月是一個很讓人蛋疼的月份,先是濟南舜廟大火,然後鎮江地龍翻身,地裂數丈。

濟南嘛,舜他老人家躬耕之地,有廟祭祀是很正常的事兒。

可是不知道是哪兒惹得他老人家不高興了,一把火把自己的廟給燒了。

可能是舜跟祝融兩個人有什麽齷齪,所以祝融不高興,一把火就把舜的廟給燒了?

然後就在大明各處都幹旱缺水的時候,山海關永平,這個原本的歷史上被阿敏給屠城現在卻屁事兒沒有的地方,來了一場大雨。

如果說單純的只是下雨,那也就算了,可是壞就壞在這雨下的有點兒太大了,按照永平方面報上來的消息,那就是“水壞城郭、田舍、人畜亡算。”

不過好在永平畢竟是依著山海關的,而山海關最不缺的就是人和各種各樣兒的物資。

沒說的,救災就是了。

然後崇禎皇帝覺得自己真他娘的倒黴,同時也越發的佩服原本歷史上的那個倒黴蛋了。

自從自己登基到了現在,沒有哪一個沒災沒禍的,而且哪一年的也都不小。

現在這才崇禎六年,自己都已經想要發瘋砍人了,真不知道歷史上原本的那個崇禎皇帝是怎麽硬挺了十七年的。

尤其是在各種資源盡握於東林黨之手,自己手裏的最大底牌廠衛還被自己給親手廢了的情況下,原本的崇禎皇帝還能硬撐過十七年。

不容易啊。

當然,感慨歸感慨,想歸想,這事兒還是得辦,該救的災得救,該砍的人還得砍。

山海關現在的老大,相當於大明帝國集團山海關辦事處主管的孫承宗也很頭疼。

眼看著崇禎六年的二月了,沒多長時間就到了草長鶯飛的好時光了。

然後大明的百姓們,又有很大一部分自帶著戰馬幹糧還有去年就買下的刀劍,跑來了山海關這邊。

這些人的目的很簡單,只要一開春,建奴那邊開始耕種,大家夥兒發財收人頭的機會就來了。

一個人頭,官方價格五兩銀子,看著不多,可是已經足夠一個普通的家庭能撐一年的小日子。

更不要說建奴的人頭還遠不止五兩銀子那麽簡單——還有的是為了軍功等等,所以建奴的人頭現在已經形成了黑市,價格每天波動都不一樣。

對於很多有錢但是沒本事或者沒膽子自己親自操刀子砍人的家夥來說,花上個幾十兩銀子買幾個人頭然後去換軍功,簡直是太劃算了——光是一年省下的稅都不知道能買多少建奴的人頭了。

軍功不能免稅,但是有優惠政策,所以現在大明的商人們覺得軍功真是個好東西。

可是軍功再好,也得有實打實的人頭在手裏才行。

明著收購建奴人頭,那是對於廠衛的挑釁,很容易就會被教做人。

但是暗中收購人頭然後再換取軍功,基本上也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事兒,只要幹的不是太過分,廠衛也懶得去管。

這麽多勢力聚集在山海關等著去砍建奴的人頭,本身沒有自己先鬧出來大亂子,沒有出現幾起當街仇殺的事兒,就已經足夠孫承宗驕傲了——這些操刀子砍人的家夥沒有誰是把自己的命當回事兒的,更不要說別人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