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趕緊跑(第2/3頁)

最後的結果其實跟鄭芝龍預料的差不多,整艘船都被拍到海裏去的尾艦上根本就沒有活下來。

一千一百二十名士卒加上三百名水手,一個活下來的都沒有。

連屍首都只打撈到了幾百具,剩下的連影子都沒找到一個。

其實打撈不打撈的,意義並不是很大。在海上不同於陸地,在陸地上找到了屍首,還可以火化後把骨灰帶回去。

可是在海上呢?

如果說一定要帶回去安葬的話,基本上都已經腐爛發臭,更容易滋生出瘟疫。

所以說不管是從哪方面的原因考慮,這些屍首一樣是要再葬到大海裏面去。

除非不遠處就有陸地,能夠及時的火化。

鄭芝龍想了想,還是算逑吧,就算自己一直向北航行,估計也要四五天的時間才能夠看到陸地。

而這時候的天氣熱成死狗一般,這些兄弟們的屍首到時候還有一個能看的?

等到太陽西行,已經快要沒入海平面的時候,整個海面都被染成了金色,看起來無比的壯闊。

誰又能想到,在幾個時辰以前,這片海面上有一艘一千余人的大船沉沒,無一人生還?

天地之威,乃至於斯,不可說,不可測,一念生,一念死。

搜尋尾艦的手下也回來向鄭芝龍復命了,除了打撈上來七百六十九具屍首外,其他的一無所得。

或者說還有些船的木板,剩下的就再也沒有了。

一把將腦袋上頂著的頭盔摘下,鄭芝龍深深的嘆了口氣後吩咐道:“準備白帛,將兄弟們的屍首裹起來,本督去去就來。”

這些兄弟們都是要海葬的,現在打撈上來,最後還是要沉入大海。

只是這船上還有三個藩王,所以這葬禮,還需要向三位藩王請示一番。

畢竟這些兄弟們也算是為了這三個藩王才死的。

到了朱聿鍵所在的船艙之後,鄭芝龍就把事情簡單的跟朱聿鍵三人說了,然後才請示道:“如今這些兄弟們的屍首已經打撈了上來,該如何處置,還要請三位王爺示下。”

如果說從爵位上來看,唐王朱聿鍵和秦王朱存機無疑才是最高的那兩個,至於慶王朱倬纮,雖然也是一字王,卻和唐王、慶王沒辦法比。

可是唐王朱聿鍵的爵位既高,輩份又是秦王和慶王的王叔,所以三人之中,就是以唐王朱聿鍵為首。

聽完鄭芝龍所說的話之後,朱聿鍵道:“這些將士們畢竟是為了國事,不知道能不能都打撈上來,帶回去再安葬?”

鄭芝龍拱手道:“回稟王爺,如今天氣又熱,離著陸地最快也要四五天的距離,實在是沒辦法帶回去安葬。另外那些找不到的兄弟們,也確實是找不到了。”

朱聿鍵嗯了一聲道:“既然如此,那就依著鄭將軍的意思去辦罷,本王也去送送將士們。”

朱聿鍵沒有直接去甲板上,反而是命小太監們準備好了筆墨,揮毫寫下了一篇祭文之後,才帶著朱存機和朱倬纮來到了甲板之上。

此時旗艦甲板上的士卒們正忙著摘下這幾百具屍首上面的身份牌,同時再用白布將屍首裹起來。

葬禮很簡單。

沒有三牲祭祀,只有禮炮送行。九艘福船的弦窗打開,加在一起足足有二百余門火炮便依次響起。

為英靈送行。

然後就是簡單到甚至於可以說是簡陋卻不失鄭重的禮儀過後,將這七百六十九具屍首沉入大海。

朱聿鍵打開祭文,連小太監都沒有用,自己就直接讀了起來:“維大明崇禎二年七月十五,大明海外先遣軍海上遇龍吸水而覆船一艘,將士一千四百人遇難,大明唐王朱聿鍵並秦王朱存機、慶王朱倬纮,及海軍諸將士共祭之於海上,曰:

嗚呼!

遠征海外,拓我疆土。蹕路襤褸,以啟海上。

開國之業,其惟多艱。先遇狂風,罹之國難。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碧血千秋,懿範未央。

骨化為鐵,豐碑為冢。激勵後昆,拓土開疆。

南海風雲,雨疾雷鳴,大明英魂,永鎮萬邦。

懷者來歸,青山葳蕤,悼我英靈,懍懍懷霜。

在天為幹,在地為坤,永志不忘,民族昆侖。

蒼天陰晦而垂淚,四海環顧而素然。

今昭告英靈,胡不歸來兮?

此心不泯,牲醴為儀,神其有知,鑒我心香。

靈其不昧,來格來嘗。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一篇祭文念完,眼中已經含著淚的朱聿鍵將祭文湊在火把之上點燃,直接便投向了海中,喝道:“龍王爺!我大明將士的祭品可還可口嗎?!”

鄭芝龍也跟著喝道:“英靈!歸來兮!英靈!歸來兮!”

整個艦隊裏面的人,除了海軍部隊是鄭芝龍麾下的南海艦隊士卒,剩下的,可都是朱聿鍵和已故的朱存樞,還有朱倬纮三個人在陜西招募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