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話不能亂說(第2/3頁)

這兩波節奏帶起,大明其他的藩王們也只得跟上。

只是其他的藩王們心裏到底有多恨朱存樞和朱倬纮這兩個渣渣就不得而知了。

再加上這兩個家夥總算是在朱聿鍵之後響應了崇禎皇帝關於置換封地的要求,這又是一波好的節奏。

這麽一來,大明的藩王門就把主要的目光盯向了朱聿鍵和朱存樞外加朱倬纮三人。

如果說這三個家夥當真在海外打下一片封地,成功的開國稱祖,那沒說的,剩下的藩王們有錢有地的出錢出地來招兵買馬,沒錢又沒地的窮逼就會自己去找崇禎皇帝哭窮。

總之都得去海外弄塊地盤,關起門來自己當個土皇帝。

秦景王朱存樞薨了,可是這日子還得過。

朱存機就是覺得自己這才是人在家中坐,餡餅和麻煩天上來。

自己的便宜哥哥莫名其妙的得了急病,說薨就薨了,扔下了準備好出海建國的所有人手和物資給自己。

也就是說,自己只要不打算繼續在大明國內當豬,那麽出海建國就是必然的。

而通過這幾天崇禎皇帝對於自己便宜哥哥的重視程度來看,出海,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或者說是唯一的出路。

崇禎皇帝是怎麽評價自己的便宜哥哥的?

嗚呼!王以天潢懿親,為國藩屏。宜享長年,永保西秦。如何奄忽,而景命之不遐也!存隆其實,光曜其聲。如終之際,於斯為榮。王可以暝矣!爰述其概,敬勒貞瑉,用垂不朽雲。

說實話,如果能換來上述的誇贊,朱存機甚至於恨不得死去的是自己,而不是自己那個同父異母的便宜哥哥。

朱存機並不傻,在置辦著朱存樞的喪事同時,也上表給崇禎皇帝,表明了自己出海建國,完成朱存樞未竟大業的決心。

對於朱存機的表態,崇禎皇帝心中好歹也算是有了那麽一絲的安慰。

在下詔命文武百官共同致祭,以親王禮下葬的同時,崇禎皇帝還明發天下了一道詔書。

而這一回的詔書,崇禎皇帝采用了他老祖宗常用的套路——把詔書寫的跟大白話一樣,也不用人潤色,就直接發了出去: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故秦景王朱存樞因感重疾而亡,創業將成而搬到崩殂,朕心甚痛。其命存樞之弟存機襲秦王爵,繼續準備出海建國之事,天下臣民勿要胡思亂想,也不要聽信任何的謠傳,否則國法不饒人。”

整篇聖旨基本上可以說是亂七八糟甚至於就是大白話,事兒說明白了,警告和威脅也都有。

而這封旨意的效果甚至於出乎崇禎皇帝的預料。

由於這時候崇禎皇帝的牙齒能當金子使,說出來的話都兌現了,所以民間因為這道詔書平靜的一逼。

陜西那邊根本就沒有人擔心自己現在種著的秦王封地會被下一任的秦王收回——不是說了麽,下一任秦王照樣出海。

其他的百姓也沒想著秦景王朱存樞的死是不是有些什麽蹊蹺——陛下不是說了麽,突發急病死的,那肯定就是病死的。

至於說是被崇禎皇帝貪圖秦王系的封地和財產而派人弄死的,那百姓們就更不相信了。

連自己的新叔叔都能正大光明的宰掉的崇禎皇帝會在乎一個遠房的藩王?

想宰了他還需要找理由?

再說了,藩王出海建國了就不是大明的藩王了怎麽著?

沒有人相信崇禎皇帝會蠢到這種地步。

所以說民間的老百姓精明的時候,精明的可怕。

當然,蠢起來的時候更可怕。

而根據朱存樞生前的遺願,整個葬禮從簡,屍首火化而不下葬,大明之內只留衣冠冢。

至於自己的骨灰,等以後朱存機在海外打下了新的秦國之後,就把自己埋在新秦國的土地上。

自己的魂在大明,同樣也要在新的國土之上護佑自己的子民。

這麽一來,崇禎皇帝更是覺得朱存樞這家夥死的有點兒可惜。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家夥死都死了,再想別的也沒有什麽太大的意義了。

崇禎皇帝幹脆在松江府停留了一段的時間,不光是為了等著朱存樞的葬禮完成,同樣也是為了在出海的百姓面前裝個逼。

在這段時間裏面,崇禎皇帝見到了一個自己很感興趣的人。

鄭福松。

這個以後會被賜姓朱,為了大明連自己的老爹生死都敢置於一旁而不顧的小家夥,現在長的是虎頭虎腦的,惹人喜愛。

誰能想到這小家夥以後會成為大明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

一生與建奴都是在有勝有負的戰爭之中渡過,也算是為漢家天子保留了最後的一絲顏面——終究還是有忠臣的。

只是這家夥不知道怎麽搞的,哪次打仗的戰績都很詭異。

按常理來說,有勝有負是正常的,畢竟常勝將軍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