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2/3頁)

沒看皇帝的另一個親叔叔福王都已經涼透了嗎。

心中掛著這事兒的桂王朱常瀛一個勁的催促著快快趕路,絲毫不顧及囚車之中還裝著倒黴的陳沖山。

陳沖山的精神頭也挺好,有飯就吃,有水就好,該發便的方便,一點兒尋死的樣子都沒有,讓那個自稱一手詩書一手刀的祝大郎都驚嘆不已,兩人倒是聊了起來。

只是兩個人每次聊天,都是開頭的時候挺好,聊著聊著就變味——在對於當今皇帝的看法上,兩個人無論如何也是尿不到一個壺裏去。

如果這樣兒的話,不聊也就是了,可是偏生祝大郎喜歡逗弄陳沖山,而陳沖山又受不得激,往往三言兩語間就能吵起來,也算是祝大郎一路行來解悶子的樂趣了。

幾次三番之下,陳沖山覺得自己不能總是被這個祝大郎牽著鼻子走,得起辦法自己掌握主動權。

所以在祝大郎又一次在路上休息時湊過來的時候,陳沖山倒是先開口了:“陳某見閣下總是懷裏藏著詩書,腰間卻帶著刀,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喜歡讀書還是喜歡舞刀弄劍?”

驚異於陳沖山先開口的祝大郎笑道:“刀是拿來砍人的,書是用來看的,本身也不沖突不是?你們孔聖人不還說了,要君子六藝來著?”

說完之後,祝大郎又接著問道:“對了,這什麽君子六藝,到底是哪六藝?”

陳沖山不屑地道:“自然是禮、樂、射、禦、書、數,不能通五經貫六藝,如何當得君子?”

祝大郎擺出一副很傻很天真的樣子問道:“那你通了幾經?貫了幾藝?”

陳沖山一時間啞口無言。

大明朝考校的是八股文章,便是連四書五經想要弄明白應考無虞都嫌費勁,剩下的時間也都放在禮、樂之上了,哪兒來的那麽大精神再去搞什麽射、禦、數之類的?

祝大郎見陳沖山不出聲,又接著道:“你看,你們總是說自己是君子,可是連五經六藝都不會,還扯什麽君子?要我說,還是這《金瓶梅》好看。”

金瓶梅的地位,大概也就是相當於網絡作者之於傳統作者,向來是不怎麽被文人瞧得起的,尤其是陳沖山這般讀書讀傻了的。

聽到祝大郎提起《金瓶梅》,陳沖山怒道:“陳某學藝不精,自然不佩稱之為君子,可是閣下也犯不上拿《金瓶梅》來取笑陳某!”

祝大郎幹笑道:“他娘的,這不是怕你一路上無聊,尋思著讓你多看看書,順便也學習學習麽。”

見陳沖之依舊怒目而視,祝大郎又打了個哈哈,將話題岔開:“話說,你老兄家裏有田幾何?年入幾何?可曾娶妻?”

陳沖山斜著眼睛道:“這算是你祝大郎問案麽?答的好了給書看,答的不好了挨刀子?”說完之後,陳沖山又譏笑道:“都是明白人,你跟我玩甚麽詩與刀?”

祝大郎幹笑道:“你瞧瞧,這就沒意思了吧?咱好心好意的跟你聊聊天,可你呢?”

陳沖山算是見識到了這祝大郎不要臉的一面,幹脆閉上了眼睛不再理會。

祝大郎卻也不惱,幹脆在陳沖山旁邊一呆,就地休息了起來。

反正聊天不是自己的目的,自己只要保證這陳沖山能活著到鳳陽就行了。

一路行來的崇禎皇帝通過錦衣衛的奏報,知道這些破事兒,不管是南京的還是衡州的,崇禎皇帝統統都知道,只是並不放在心上——老子就是頭鐵刀子快,不服的盡管來試試。

但是崇禎皇帝的這種牛逼作風到了鳳陽皇陵的時候就沒再牛逼起來——到了老祖宗的地盤上,怎麽著也得老實一點兒。

祖陵,也就是皇帝皇陵位於鳳陽縣城南十五裏,開國洪武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洪武十二年竣工。

洪武二年,薦號英陵,後改稱皇陵,主要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間,陵丘、石刻群等。

明皇陵與南京明孝陵為同一制度,雖非帝王之陵,但“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享殿、齋宮、官廳數百間,皇陵碑文為朱元璋親撰。

這麽牛逼的地方,哪怕是崇禎皇帝再怎麽樣兒囂張,也得老實一些才是。

更何況,根據《大明會典·仁祖陵》條規定,凡官員以公事經過者都要謁陵,崇禎皇帝身為大明天子,路過鳳陽不來看看自己家的老祖宗,這事兒怎麽著也說不過去。

不去也行,撐死了擔個不孝的名聲——可是偏偏這是大明,不是後世。

就算後世打爹罵娘的貨色有的是,孝這個深深的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字仍然決定了孝敬父母長輩才是主流。

更不用說現在的大明了,不管是誰,一旦背上個不孝的名聲,那可就真是頂聲臭十裏了。

哪怕這個人是皇帝。

拜謁完了皇陵,也就是仁祖陵之後,崇禎皇帝才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