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2/3頁)

甚至於這些家夥們已經表示要拉更多的建奴的高層人員下水了。

而整個崇禎元年之中最讓崇禎皇帝糾心的陜西,最後也是頻頻傳來好消息。

得益於崇禎皇帝移封海外的政策,唐王朱聿鍵和慶王、秦王兩個渣渣,三個人在陜西招募起流民來當真是不遺余力。

不就是錢麽,寡人有的是,只要跟著去,錢是有滴,未來的前途也是有滴,爾等還在等什麽?

心動不如行動,趕緊隨寡人去海外開國才是正理,到時候搏一個馬上封侯,封妻蔭子啥的,豈不美哉?

正是由於三個藩王帶頭在陜西撒錢,所以三邊總督楊鶴覺得自己的日子當真是好過了些。

至於叛亂,雖然零星的還有一些,但是總算是達到了崇禎皇帝最初的要求——陜西災民不許餓死一人。

至於之前就已經被餓死的那些就算了,誰也沒辦法再把他們救活了。

但是自從開了春,土地能耕種之後,由於賑濟的力度大,加上廠衛橫行,所以倒是真的沒有一個百姓餓死。

楊鶴很滿意,唯一的問題就是現在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麽算了。

到底算是文官還是武將?

三邊總督說起來應該算是武將,而且現在也已經有明旨發了下來,自己歸屬五軍都督府管理。

但是自己之前畢竟是文官系統裏的,現在要是給算成了文官系統,那以後混個海外封地的事兒,自己還能不能輪到?

若是給換成個文官,只能拿錢買,這事兒不是虧大了?

不光是楊鶴在糾結,現在連洪承疇也在糾結。

洪承疇頭疼的不是自己到底該屬於文官一系還是武將一系。

自己這種情況不用算,妥妥的就是文官了。以後封地的事兒跟自己也沒有太大的關系,興許有希望能去買,興許一輩子都沒有希望。

畢竟這事兒還算是比較遙遠,所以洪承疇也懶得去想。

但是眼前就有一個大問題讓洪承疇鬧心不已。

自己雖然得陛下青眼,被指定為這延安府的巡撫,但是不知道怎麽的,就是被這三邊總都楊鶴處處針對。

若說是楊鶴嫉妒自己簡在帝心這事兒,應該是不能的。

楊鶴再怎麽說也是文人出身,又是出了名的好提攜後輩,不跟自己結個善緣已經說不過去了,還處處找自己的麻煩?

還有就是,除了楊鶴之外,還有其他的事兒讓自己鬧心。

當初自己在陛下面前可是誇下了海口的,對於延安府的叛亂,自然是要剿撫並用,以剿為主。

可是現在眼看著都他娘的要平息了,自己還剿個屁?

一開始崇禎皇帝剛剛離開的時候還好,自己很是剿了幾夥兒不怕死造反的。

但是到了現在,造反的人越來越少,偷偷摸摸跑回去種田的慢慢多了起來,只怕是再過上一兩個月,延安府就會變得剿無可剿了。

當那些在活不下去的時候選擇了造反的百姓們現在都能吃飽肚子,再加上土地已經能耕種,誰還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造反?

只是洪承疇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現在能耕種的土地並沒有什麽屁事,到了秋天該沒有收成的一樣沒有收成。

歷史上原本的大明也正是因為一年年的不是澇就是旱,操蛋的天時徹底讓百姓活不下去了,也不至於被一個送快遞的就把大明江山給弄的涼涼了。

但是現在就先不管了,反正自己已經是延安巡撫,別管是撫是剿,只要延安府能徹底的平定下來,自己的功勞就跑不了。

洪承疇想不到大明未來的天時會是什麽樣兒,崇禎皇帝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光是操蛋兩個字都不足以形容了。

反正年年如此,不是澇就是旱的,就沒個好時候,至於收成,根本就不用考慮了。

但是不考慮收成,大明的百姓怎麽活下去?這個問題就輪到崇禎皇帝鬧心了。

不鬧心這個問題,自己還是得掛到那棵樹上去。

所以不管怎麽樣兒,為了不用把自己掛到樹上,崇禎皇帝也是絞盡了腦汁的在想辦法。

托之前去過一次藍田縣的福,倒還真是讓崇禎皇帝想出來一個好辦法。

但是崇禎皇帝也在為這個好辦法感到糾結。

楚國公雲燁那家夥囂張跋扈,在東海撈了鯨魚去賑濟河北的災民,這個辦法就很好。

但是崇禎皇帝同意記住了另外一句話,巨魚死,王侯斃。

雖然崇禎皇帝自己和雲燁的看法是一樣兒的,不知道哪個家夥看到鯨魚死了的時候正好死了個缺德帶冒煙的王侯,但是這話就這麽被傳了出來。

如今要是自己真的下令去抓鯨魚來吃,結果再趕上哪個有爵位的家夥挺不過去唱了涼涼……

想想都有些嚇人。

尤其是京中那些掌握著軍權的勛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