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臣冒死彈劾(第2/3頁)

而由於老徐在主政時期的倒行逆施,隆慶三年,天下形勢混亂,而老徐自己也不收斂一下,反而乘亂大肆兼並土地,魚肉百姓,激起民憤。

當地百姓控告徐階奪田霸產的訴狀,當時身為巡撫的海瑞當即勒令徐“退之過半”,否則不予結案。

當時老徐想著老子認栽,退還農民部分田產。

只是海瑞覺得這事兒不能就這麽算了,就給隆慶皇帝打小報告,隆慶皇帝也不怎麽爽老徐幹的這些破事兒,幹脆密旨海瑞,讓他就地幹掉老徐。

等海瑞帶著刀子滿大街尋找老徐的時候,老徐慫了。

丫的貪生怕死,知道落到海瑞的手裏,萬無生路,於是喬裝打扮,連夜亡命出逃。

但在背地裏一尋思,老徐覺得自己咽不下這口氣,又行賄於給事中戴鳳翔,指使戴彈劾海瑞“漁肉縉紳”。

這一下就輪到海瑞倒黴了。等到海老頭兒罷了官,老徐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大半田產,還順手出了一口惡氣。

據後來的《獻征錄·大學士嚴公嵩傳》載,嚴嵩降生於小家子,“其父不過小吏”;

同書“大學士徐公階傳”載:徐階家“世世受耕,不仕,至父蔽而補邑椽吏。”

兩人起步時,家業相當,嚴嵩擔任十五年首輔,抄家之時抄出黃金三萬余兩,銀二百萬余兩。

而老徐僅僅擔任六年首輔,田產卻是嚴嵩的十五倍。

但是老嚴這倒黴蛋在史書民間一共被罵了近千年,估計以後還得罵下去。

但是人家老徐就有個“廉吏”的美稱。

老嚴倒黴後餓死在別人的墳墓旁邊,老徐倒黴後還能搬倒巡撫,保住家產。

由此可見,當時的好名聲有多重要了——哪怕有一天家道中落,後人去討飯,光憑著這點兒的好名聲,都能比別人多要來兩碗!

更何況,家道中落這種事兒能出現在我等士大夫的身上,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打從成祖永樂皇帝駕崩了之後,大明朝的文官們就一天比一天放縱自己,直到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朝的文官簡直不能稱之為放縱,而是放飛了。

直到崇禎皇帝出現。

崇禎皇帝大概是自覺要麽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所以把自己這個皇帝當成了皇帝界的平頭哥——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老子不管你是為了搏清名而故意來招惹老子還是真的就是來招惹老子,反正朕都滿足你的要求。

想廷杖的就廷杖,想死的就宰,不慣你們這些臭毛病。

所以現在這禦史陳秉郡就繼他的前任陳默的後路,被拖了出去。

皇帝界的平頭哥崇禎皇帝看看禦史陳秉郡被拖出去之後,又冷眼望向了群臣:“風聞奏事,不是讓爾等肆意羅織罪名來排除異己。沒有證據可以讓廠衛去查可以,但是拿著雞毛當令箭,肆意揮霍大明律賦予爾等的權利,這便是下場!”

崇禎皇帝說完,接著又是語氣一轉,再次問道:“還有誰?誰贊成?誰反對?”

崇禎皇帝原本以為這樣兒就差不多了。

畢竟已經有一個禦史被拖出去廷杖,而且十九八九是個杖斃的下場。

但是崇禎皇帝還是小看了人心。

不說廷杖騙名聲這事兒,就光是為了不能讓崇禎皇帝再這麽肆意妄為下去,保住自己這些士大夫們“最後的權益”,大明朝的朝堂上就注定不會太平。

大理寺卿姚士慎幹脆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樣站了出來,躬身對崇禎皇帝道:“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沉聲道:“講。”

到了姚士慎這種正三品的層面上,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再往下,就只能牽扯到六部尚書,內閣輔臣這個層面了。

姚士慎先是躬身一拜,接著幹脆就脫帽跪倒在地,朗聲道:“臣冒死以奏陛下,一則彈劾陛下,二則彈劾魏閹。

所彈劾陛下者,其過有三。

其一,重用廠衛,攪擾民間。

自陛下登基之始便重用廠衛,殊不知廠衛於橫行於京中,凡有商賈買賣,便上門索賄,稍有不從,便既打砸鋪面,京中商賈無不深受其害,民間哀聲載道。

其二,陛下不修德政,反重殺戮。

自陛下禦極以來,先卻建奴,後征蒙古。雖吾皇兵威赫赫,然則豈不聞佳兵不詳?正所謂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然則陛下動輒誅連九族,又好築京觀。

臣敢問陛下,林丹汁之過,與牧民何幹?黃台吉之錯,與遼東百姓何幹?

然則陛下於草原築京觀無數,又命毛文龍於東江掠民為奴,日夜襲擾,此誠非仁君之所為也。

其三,陛下苛責宗室,屠戮皇親。

福王畢竟乃陛下親叔,然則福王一脈如今何在?陛下又視太祖高皇帝血脈於何地?

臣所劾魏閹者,其罪有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