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2/3頁)

崇禎覺得既然已經出現了這種開頭,那就是好事兒,明天的殿試或者可以再試探一番這些讀書人的態度?

等到了第二天的殿試之時,崇禎看著殿中仿佛鵪鶉一般的學子們感覺頗為蛋疼。

沒別的,人數也太他娘的少了。後世哪怕隨便拉一所大學的碩士都比這多的多。每三年就錄取這麽點人,這官場不就跟他娘的一攤死水一般,沒甚麽競爭活力了?

不過不管怎麽蛋疼,事實總得一步步地來,希望明年的殿試能不一樣罷。

心中暗自想著的崇禎皇帝清了清嗓子開口道:“諸位學子能到這大殿中參加殿試,本身便已經說明了你們都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將來都是要為官的。”

“天子者,代天牧民。官者,代天子牧民。然而官字上下兩張口,一開一合之間,便關系民生,是以取才不得不慎。”

“朕今日殿試,也不再考較你們的文章學識。朕要考校的,是你們為官牧民的學識。所以,只有三道題,不限制甚麽八股不八股的,你們便是拿詩歌作答也可以。”

一番話說完,崇禎便對王承恩道:“命人將卷子發下去罷。”

只是等這些士子們拿到試卷以後,卻是傻眼了。

第一題:你一路進京時經過了哪些州縣?人口幾何?如何看待一個州縣是否富裕?

第二題: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今欲兩者兼得,可得其法?

兩張紙,每張紙上面就只有一道題。便是多了一個字也沒有。說白了,就是由著你自己發揮。

只是在第一題上,便已經難住了九成的學子。這些東西鬼他娘的知道!老子不會!

可是不會也沒辦法,只得憑著一路上的大概記憶去寫出來,好歹也能混個過關。

只是這第二題是什麽鬼?魚和熊掌都知道,這是出自《孟子》中的典故。但是下一句是什麽?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這才是最關鍵的。

舍生而取義容易,不容易的是,如何既不舍生,又能取義——先生都是教的舍生取義,沒教過怎麽樣走這樣兒的中間路線啊。

就算是自己知道,可是真敢答這道題麽?可是不答這道題,這是天子殿試之時,到時候又該以什麽樣兒的罪名論處?

幾百個學子的臉上開始滴答滴答地冒汗了。

時間一點兒一點兒的過去。一柱時香燒完,整個殿中的學子,能下筆答的出第二題的不過四十五人。

這四五十個學子一看其他人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心下卻是大定。既然其他人沒有答出來,自己卻答出來了,那麽想必排名必然靠前。唯一所慮者,不過是這兩道題各自的分數有多少了。

“時間到!”

隨著王承恩一聲長喝,一直冒著冷汗未曾做答第二題的學子們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終於不用再忍受這種非人的煎熬了。在良心的拷問面前,自己真的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這道題。

不是沒有騎墻的辦法,但是不管怎麽答,卻是都繞不過道義有虧這一條。

答了這道題的學子和沒有答這道題的學子,在起立後,卻是分成了兩派。答了的,覺得自己有希望進入一甲進士。

未曾作答的,則是心中暗自擔心。別說入選三甲了,便是今天不被定個君前失儀的罪名,只怕都是好的。

崇禎早就將士子們的情況收入眼底。也不去接王承恩呈上來的試卷,只是吩咐道:“將答了第二題的,和未答第二題的,分開後再呈上來。”

分撿的速度很快。等到王承恩再次呈上來之後,崇禎先撿起了作答了第二題的試卷,第一題直接看也不看,只看第二題的答案。

四五十份的試卷只看第二題,而且還是走馬觀花地掃上一眼,只沒多一會兒便看完了。

崇禎不理會下面那四五十個竊喜不已的學子,卻是拿起了另一堆沒有作答的試卷,隨手撿起一份,大略地看了看第一題的答案,便開口問道:“楊封?”

下面的士子之中,名叫楊封的聞言,意外地站出來躬身作揖道:“學生在。”

崇禎嗯了一聲,淡淡地開口道:“第二題為何沒有作答?”

崇禎的聲音不準不淡,讓人越發地猜不透他心中到底在想著甚麽。楊封囁喏了半天,鼓足了勇氣道:“啟奏陛下,學生不知如何作答。故而不敢亂寫。”

崇禎的聲音依然沒有任何變化:“魚與熊掌之間,便這般難以兼得?朕看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答!”

楊封額頭上的冷汗更重,卻又不敢伸手去擦,忽然間卻聽崇禎皇帝語帶鼓勵地道:“盡管回答,朕恕你無罪。”

楊封聞言,便把心一橫,猛地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也不管是否君前失儀了,鼓足勇氣朗聲道:“啟奏陛下,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學生以為並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學生亦不知如何兩者兼得!學生不會蠅營狗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