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安特彌烏斯為裏西默所弒及奧利布裏烏斯的興亡(471—472A.D.)(第2/2頁)

裏西默把前哨從阿尼奧河延伸到米爾維亞橋,已經占據了一半的羅馬城——梵蒂岡和雅尼庫盧姆,台伯河將這邊與城市其余部分隔開。[216]傳聞那些擁護奧利布裏烏斯的議員,已從元老院退出,要召集會議舉行一次合法的選舉。但元老院多數議員和人民仍舊堅定擁戴安特彌烏斯,哥特軍隊給予他有效的支持,延長了他的統治時間。在經過三個月的抵抗後,公眾遭到伴隨而來的災難,饑饉和瘟疫。最後,裏西默在哈德良橋或稱為聖安傑洛橋發起兇狠的突擊,哥特人在他們的領袖基利默戰死前,一直在這處狹窄的通道實施英勇防禦。戰勝的部隊排除阻擋他們前進的阻礙,勢如破竹地沖進城市中心,安特彌烏斯和裏西默的內爭將羅馬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這是當代一個教皇的說法)。命運多舛的安特彌烏斯從躲藏處被拖出來,毫無人性的女婿下令將他殺死(公元472年7月11日),這是第三位或第四位在他手上犧牲的皇帝。軍隊的士兵和黨派的暴民聯合起來,他們的行為就像蠻族一樣兇殘暴虐,不受約束地到處燒殺擄掠。這些奴隸和平民所形成的暴民,根本不理會當前處境,只想趁機搶劫。整個城市呈現出嚴苛的殘殺和縱情的放蕩這種極為怪異的對照。[217]此舉帶來巨大災難的事件,除了罪惡外毫無光榮可言。

事後不過40天,僭主裏西默得病暴斃(公元472年8月20日),意大利才獲得絕處重生的機會。裏西默把指揮軍隊的權力授予他的外甥——甘多柏德,他是勃艮第人的一個諸侯。這次重大變革的主要當事人都在同一年內相繼離開人世,奧利布裏烏斯的統治不過七個月,他的死亡(公元472年10月23日)並沒有顯示出遭受暴力侵犯的跡象,他的後裔只有與普拉西狄亞所生的一個女兒。狄奧多西大帝的家族從西班牙遷移到君士坦丁堡,都是靠著女性的傳承得以延續不絕,現在已經是第八代。[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