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群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第3/4頁)

蕭如薰在那之後整整兩天粒米未進滴水不進,躺在書房裏不見任何人,調來黃龍營精銳守在門口,誰敢進來定斬不赦。

為此,朝野震動,皇帝身系大秦帝國的安危,乃天下至關重要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首輔徐光啟帶著文武百官跪在乾清宮外苦求皇帝進餐喝水而不得。

蕭振邦兄妹三人接連請求一點用都沒有。

孩子們集體上陣一點作用也不起。

最後無計可施,還是蕭振邦冒著被自家父親一劍捅死的危險強行給蕭如薰灌了米湯,總算讓蕭如薰喝了點東西。

之後蕭如薰崩潰般的丟下了手裏的劍,抱著蕭振邦,父子兩個抱頭痛哭。

六月初六日晚,蕭如薰下旨,著皇太子蕭振邦擔任監國太子,全權處理皇後後事的同時,處理國務,直到皇帝恢復精神可以處理國務為止。

他向群臣解釋,因為自己太過悲傷無法處理國務,又不忍心國務為此荒廢,所以讓群臣悉心輔佐皇太子理政,不使大秦國務有失。

群臣接受了皇帝的安排,自行退去,繼續處理手上的事情。

監國太子蕭振邦臨危接棒,代替蕭如薰處理起了朝政,將朝政打理的也是井井有條。

那麽多年太子沒有白做,蕭如薰給他的見習的機會他也沒有浪費,朝臣對皇太子處理國務的效率和手段表示稱贊,人心漸漸穩定。

振邦長大了,成熟了,國家政務可以幫著蕭如薰分擔,但是失去妻子的痛苦沒有任何人可以替蕭如薰分擔。

他沉默了三個月,在世人面前消失了三個月,從第四個月開始才逐漸上朝理政。

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把政務交給太子處理,叫太子去聯系各部門辦事,而不是圍著他轉悠。

他自己經常呆在皇後一直都在居住的坤寧宮內,吩咐人細心打掃,裏面的一應布置不準亂動,一定要維持原貌。

三十多年夫妻,蕭如薰失去彩雲之後,就和心裏被硬生生扯下一塊肉一樣疼,久久難以愈合。

國家運行有規章制度,有太子提領,有內閣統籌,一切都很正常,但是皇帝卻遲遲無法恢復原先的樣子,帶著大家前進。

乾清宮書房不待著了,政務丟給振邦去做,自己就呆在坤寧宮,一待一天一待一天,根本不想出來似的。

為了讓父親恢復精神,振邦振武盈盈三兄妹還提議讓父親續弦,再娶一位皇後以填補內心空虛,蕭如薰拒絕了。

“你們母親只有一個,我蕭如薰的皇後只有一個,不會再有第二個。”

三兄妹無可奈何,只好經常讓蕭如薰最喜歡的孫子孫女們進宮陪伴他,蕭如蘭蕭如蕙蕭如芷三位兄長也時常進宮陪伴蕭如薰,陪他說說話,談談過去,為他舒緩身心。

效果是有的,蕭如薰不再滿面陰郁之色愁眉不展,面對孫孫們,時而也會露出笑容,漸漸的有了笑聲,但是夜深人靜之時,他還是選擇在坤寧宮內思念自己的亡妻。

皇後去世之後,皇帝再也沒有那麽氣勢洶洶的主導朝政,對群臣動輒喊打喊殺,一副要殺盡天下貪官誅盡天下不臣的樣子,整個人變得隨和了一些,周身也不再散發出濃烈的殺氣。

以前那個拔劍四顧尋找敵人的霸氣皇帝似乎一去不復返了。

時間尚短還好,時間一長,各界都開始猜測,皇帝是不是不打算繼續大權獨攬乾綱獨斷,而是有了想要退位的心思了。

蕭如薰禦極二十五年所創下的功績已經超越古人,成就了前無古人的偉業,至於是否後無來者,那還不一定。

但是就說眼下,如果蕭如薰真的打算榮耀退位了,那絕對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很多人都開始向蕭振邦有意無意的透露好意,而處在漩渦中心的蕭振邦對此則沒有任何反應。

蕭如薰讓他做什麽,他就做什麽,不讓他做什麽,他就絕對不做,重大問題必然請示蕭如薰,不會自己擅自做決定,相當淡然的模樣。

對於某些臣子的刻意示好,他完全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不作任何反應。

隆武二十六年的新年,皇宮內的例行活動全部由皇太子蕭振邦主持,皇帝全程只在三個必須要出現的場合內出現,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了。

這是個再明顯不過的政治訊號,而對此,臣子們有兩種看法。

一種是覺得皇帝因為皇後去世而心灰意冷,決議退位,所以提前讓太子熟悉做皇帝的一應事務,為禪位給太子做準備。

一種則是緊張不已,覺得皇帝因為皇後去世而會變得更加容易猜忌群臣,借這樣一個行為來試探群臣,暗中觀察群臣的反應,找尋對自己忠誠的,然後會除掉對自己不忠誠的。

歷史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多是第二種狀況。

於是群臣的風向漸漸轉向了第二種看法,人人自危,緊張不已,連內閣都小心翼翼處理政務,徐光啟都連著數月愁眉不展,生怕皇帝因為皇後去世失去理智,打算再來一次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