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羊毛紡織機(第2/2頁)

由此可見這群“資產階級革命家”在行事作風上和以前的貴族也沒什麽不同。

而英國的羊毛紡織品從十五世紀後期開始就十分有名,而到了十六世紀中後期,已經占據了整個歐洲百分之六十的份額,這使得英國的經濟在百年戰爭失敗之後快速恢復過來,並且為之後的大航海和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現代中國人都知道,工業革命的序幕,是從珍妮紡織機開始的。

而在英國人開始紡紗之前,羊毛衣和呢絨制品是他們的經濟支柱。

蕭如薰派人在法蘭西和熱那亞做生意的同時,也通過前往英吉利的商船,在隆武五年年中將英國人廣泛使用的毛紡織機帶回了大秦,還順帶著帶回了幾十名在英國工作的佛蘭德紡織工人,還有一船的英國綿羊。

他們到來之後,在蕭如薰面前展示了用羊毛紡織衣服的技術,蕭如薰帶著重臣們去看,重臣們紛紛趕到十分驚訝,從未想過可以用羊毛紡織衣服來穿,而很快,他們就意識到了皇帝這樣做的原因。

原來如此,這是將草原和中原進行連結的重要方式。

通過羊毛衣的存在,將草原變成中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中獲得大量的經濟利益,這才是蕭如薰的目的。

不過這還不夠,蒙古羊是粗毛羊,毛質比較次,死毛粗毛量大,經濟效益沒有那麽好,那些佛蘭德工人都說這樣的毛比他們之前在英國紡織的毛要差。

蕭如薰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所以才會讓商隊直接買一大批英國綿羊回來。

他打算以蒙古羊為母本,開始嘗試進行品種改良,在北直隸率先開始嘗試養殖改良,等這個工程出了結果,草原將真正成為大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