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是聖君啊(第2/2頁)

他深切的同情和關懷著最底層的百姓,他指揮的軍隊從來不會傷害老百姓,頗有些當年嶽家軍凍死不拆屋的架勢,到現在也一樣。

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他最在意的就是有沒有人餓死,有沒有人吃不飽飯,有沒有農民沒有土地耕種。

在緬甸的那幾年,沒有一個人被餓死,所以當蕭如薰遭遇劫難的時候,整個緬甸開足馬力供應十萬大軍北伐,力助他挫敗朝廷。

這也是袁黃無比相信他的原因,願意為了他出謀劃策平定地方解決一切的原因,甚至願意為他而死。

可是到頭來,卻是這樣的結果。

無數次午夜夢回,袁黃都在思考,如果蕭如薰不走出那一步,沒有稱帝,那麽結果會如何?

他不知道,他思考無數次,也不清楚到底會變成什麽樣子,他唯一知道的是,那大概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因為沒有一個皇帝能容忍一個將軍掌握五十萬軍隊。

換作現在的蕭如薰也一樣不能容忍。

唯一的區別大概就在蕭如薰做了皇帝以後對普通民眾依然懷抱著仁慈之心和關懷之心,他殺官員殺武將殺勛貴殺劣商,可從未傷害百姓,連征調他們服役都要給他們相對應的賦稅優惠來進行彌補。

原本的服役是義務,最多管飯,沒有彌補的道理的,蕭如薰第一次對給國家服役的百姓以經濟上的彌補,只要征調,必然給予彌補,這是百姓們願意為大秦效力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