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熔爐(第2/2頁)

如果這還不保險的話,在軍中以掃盲和處理軍中財務法務為名加入大量的“文書”一職就是神來之筆了。

很多武將還不自知,只有極少數聰明人知道皇帝是如何利用文書教導士兵們識字的機會給他們洗腦給他們植入忠於蕭某人的思想的,建國之後,則改為了忠君愛國思想。

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和大環境的影響之下,每個士兵都不由自主的成為了這樣的人,軍隊成為了一個大熔爐,每一個進來的人都成為了一樣的人。

李如梅和李如樟沒那麽聰明,沒意識到皇帝的手腳。

李如松比較聰明,但是沒在緬甸時期接觸蕭如薰,對此也不是太了解。

李成梁足夠聰明,可是年紀大了,膽子小了,在大清洗時期直接被嚇破了膽,不敢妄自揣測。

只有建國之後急流勇退的人才真正看出了蕭如薰過去做了什麽,現在做了什麽,未來還將做什麽。

但是有什麽用呢?

這樣一個大熔爐的火一旦點燃,相要熄滅就沒那麽容易,蕭如薰用了五年的時間點燃的熊熊烈焰是那麽容易熄滅的嗎?

這把大火不僅將軍隊鍛造成了一塊精鋼,讓華夏神州浴火重生,這熾熱的溫度還將大秦周邊所有國家的不臣之心給灼傷了。

不臣之心越強烈,被灼燒的就越痛苦,直至死為止。

眼下日本的京都城就是在這熾熱的火焰的灼燒之下變成如今這般模樣的。

裏面人出不來,外面的人進不去,裏面的人以為裏面有秦軍,外面的人以為外面有秦軍,裏面的人覺得外面是安全的,外面的人覺得裏面才是安全的。

到底哪裏是安全的?

到底哪裏才有生路?

李如松深吸了一口氣,臉上流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沒有哪裏是安全的,從大秦皇帝盯上你們開始,你們就再也沒有安全兩個字可以說了。

京都城的毀滅,日本的毀滅,可以說從今日開始,但是也可以說早就開始了。

不過不論如何,真正完成這決定性的一擊的,是李如松。

是我李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