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第2/2頁)

除此之外,蕭如薰還允許朝鮮以中央政府的名義向大秦借低息貸款度過經濟難關,等有錢時分期慢慢歸還,或者用國家礦藏資源來抵債,比如糧食,比如木材,比如金屬礦藏。

再或者大秦向朝鮮“租借”一些有戰略位置的港口當作大秦的軍港使用,大秦政府向朝鮮政府支付一些費用,或者用貸款來抵扣,反正朝鮮政府能想到的方式,都可以和大秦提出,大秦願意和朝鮮商量。

反正經此一役,朝鮮政府基本上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握,想要恢復,非要大秦的幫助不可,為了維持統治,李昖什麽都願意,於是他才開始發現原來朝鮮有那麽多東西可以換錢。

他在換錢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經過一番折騰,大量大秦商人膽子大的人跑到朝鮮去賺大錢,幾個月下來,還就真的在朝鮮京畿一帶穩定下來開始做生意了,生意還做得不錯,朝鮮的經濟慢慢的有了起色。

與此同時,朝鮮境內的數個礦藏被賣給了大秦皇商,由宮裏面的主管太監派人籌備開采事宜。

可以說朝鮮的經濟已經被大秦慢慢控制,所以連國家收入都要靠大秦商人來做生意他們收商稅來勉強維持,如果失去了大秦第一忠犬的地位,朝鮮的政府能否繼續維持下去都很難。

想通了這一點,朝鮮王李昖幾乎是派人催趕著使者前往京師,向蕭如薰表忠心,說朝鮮願意遵從大秦的號令。

有了第一就有第二,有了第二就有第三,然後是第四第五第六。

好些藩屬國表示願意遵從大秦的號令,團結在大秦的周圍,以大秦天子為至高無上的領袖,尤其是杜絕互相攻伐這樣的事情,瞬間讓一些正處於危難之中的小國看到了希望。

追在呂宋和朝鮮後面的,就是這些國力弱小,被其他國家威脅主權的小國,他們忙不叠的承認大秦天子的宗主權,宣布追隨大秦帝國的腳步。

當然還有不少藩屬國正在猶豫,或者壓根兒不打算答應,這些人,蕭如薰會慢慢收拾。

他要給大秦留下足夠豐厚的家底子,以及在危難時期可以轉嫁國內壓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