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第2/2頁)

那是一支屬於戚繼光的軍隊,被戚繼光印上了過於深刻的個人印記,哪怕是戚繼光已經去世十多年了,但是這支軍隊內裏的軍魂依然不曾消失,這是一支大明朝最接近近代軍隊的軍隊。

然而可惜的是,這支軍隊只屬於戚繼光一人。

戚繼光死後,明王朝並沒有能夠將他的練兵法發揚光大,打造一支真正的屬於國家的鐵軍,而讓這支近乎於近代軍隊的軍隊依然跟著戚繼光的兩個衣缽傳人——戚金和吳惟忠。

蕭如薰起事的時候,戚金在江浙沿海的吳松島擔任總兵,吳惟忠在日本石見鎮當總兵。

戚金是有心抵抗,但是兵力不多,消息不靈通,等他知道消息的時候,鄭鷹大軍和將大海的海軍已經控制住了他的退路,他要是不投降,就會被活活餓死。

之後鄭鷹派人勸說戚金,歷數明廷對戚繼光的刻薄對待,歷數文臣對武將的壓迫打擊,戚金猶豫了一天,率軍投誠,加入了鄭鷹的軍隊,交出了軍隊的指揮權。

吳惟忠純粹是離得太遠沒被注意,等注意到的時候蕭如薰已經推翻了明廷建立大秦了,所以就幹脆的投誠了。

再者說了吳惟忠之前也是蕭如薰的舊部,戚金也是蕭如薰的舊部,都是朝鮮之役的戰友,沒有理由不答應。

但是他們兩人所帶領的戚家軍余部自成體系,訓練嚴謹,訓練度並不弱於大秦的一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