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孫時泰的覺悟(上)

孫時泰其實一直有種很不甘心的情緒藏在心裏。

想他孫時泰出身浙江余姚文人聖地,自幼接受文化熏陶,飽讀詩書一身才華,通曉天文地理,仰慕聖賢,一心以鄉人王陽明為宗師,一心想要做出和先賢一樣的成就。

然而,家道中落,他無以立足於鄉裏,無奈之下,只好投親靠友,遠走京城,於順天府武清縣入學,“充增廣生員”托考秀才,以科舉為生,謀一條仕途之路。

不料,個人才氣太高,不太會鉆營的他竟遭人猜忌密告,順天府學以冒籍為由不容許他參加考試,並橫加淩辱,他走投無路,流落京師,萬念俱灰之下,甚至有輕生的想法。

他來到播州之後為了討楊應龍的歡心,曾經對楊應龍說自己來播州是因為“夜觀天象,發現西南有‘客星犯紫微’之象”,等楊應龍的人來招募他的時候,他欣然前往播州,輔助明主而圖謀天下。

這話唬的楊應龍非常開心,直接拜他為首席軍師,待遇優厚。

可是他自己明白,這不過是托辭而已。

什麽夜觀天象,什麽客星犯紫薇,全是托辭而已,要是觀天象就能明白天下大勢的走向,那歷朝歷代帝王也就不會犯下一個又一個的錯誤而導致身死國滅了,都是假的。

他要真能夜觀天象預測未來,怎麽預測不到自己的未來?

他不過是窮困潦倒之際,因為一身不被重視的軍事才華被楊應龍安排在京師的人發現了,得到了招募,在這個情況下,為了謀一條出路,為了不在京師受人淩辱白眼,他才憤然入播州那窮鄉僻壤。

但是作為一名傳統士子,他雖然得到楊應龍的優厚待遇,可是目睹楊應龍的一切,如何不知道楊應龍心裏想的是什麽?

如何不能猜測到繼續這樣下去自己的未來堪憂?

一名飽讀聖賢書的士子,跟了這樣一個土司,未來又會如何?

他真的開心嗎?他真的覺得自己得償所願了嗎?

這到底是遇到明主得償所願,還是無可奈何之下為求活路明珠暗投,只有他自己心裏清楚。

可他能說出來嗎?

不僅不能,連表現都不能表現,一定要表現的和楊應龍主臣相得,惺惺相惜,這才符合一個首席軍師的模樣。

曾經一個心高氣傲以王陽明為目標的士子,居然走到苟且偷生的地步,多少次午夜夢回,孫時泰的心裏又是如何的痛苦?

在這樣的處境之下,楊應龍對外不斷的作死,不斷的搞事情,孫時泰感覺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並且最終確定明廷將會對楊應龍動手,告訴楊應龍要做好備戰,以備不時之需。

結果風雲突變,沈一貫兵變,蕭如薰北伐,明秦鼎革,換了人間,大秦定鼎中原取代大明,新皇帝蕭如薰威壓天下。

孫時泰不止一次聽過蕭如薰的名字。

那可是號稱大明第一名將的猛人,寧夏之役、朝鮮之役、南征洞武之役和北伐草原之役,四場大戰全勝,斬殺敵人百萬,可謂是站立在屍山血海之上的戰神級人物,打下赫赫聲威。

據說其威名足以止草原小兒夜啼,北虜對其的畏懼極深,連長城周邊都不敢靠近,生怕被砍了腦袋鑄成京觀,現在做了第二個趙匡胤,那麾下軍隊戰鬥力可不是明廷地方軍能比的。

單說他在北伐路過貴州留下的軍隊就一定為了震懾土司,告誡他們不要亂來而準備的。

這個皇帝不簡單,比起萬歷皇帝和他的朝廷,殺傷力威懾力成倍增長。

這是一個靠軍功上位,又是靠軍隊北伐硬生生推翻明朝統治的馬上皇帝,征伐一生,極善用兵,大小數百戰從未失敗,若是對上了楊應龍,估計楊應龍兇多吉少。

但是楊應龍居然覺得新皇帝登基肯定要忙上好一陣子,他又有很多時間可以為所欲為了,於是不聽孫時泰的建議立刻整軍備戰,而是繼續帶著自己的部下們外出愉快的搶劫。

孫時泰無可奈何,只好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接下來數月之間,事情的發展正如孫時泰的預料。

蕭如薰絕對不是忙著穩固地位就對西南棄之不顧的人,他的眼光極其狠辣,權力欲望濃重,駐守的軍隊還不曾調離,留在江南的十萬大軍卻步步向西推進,一邊建立地方統治,一邊進入湖廣江西一帶威壓貴州。

貴州巡撫和四川巡撫紛紛換人,川兵整備,大練新軍,寵幸川地著名土司馬千乘,利用他的威望暫時解決了四川的混亂局面。

四川暫時穩定下來,新任巡撫王象乾和馬千乘合作,不斷的練兵,不斷的在各地普查人口土地,不斷的搞事情。

這顯然不是奉行不作為政策的前明官僚可以相提並論的,新生大秦的官僚們個個充滿了想要做事業的決心,對於眼前的一切都非常不滿意,沒事情也要搞出一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