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秦的警告(第2/2頁)

鄭松立刻明白,這是大秦對他的警告。

當年蕭如薰在緬甸經營基業的時候,對東南亞各國的威壓十分厲害,連不可一世的東籲王朝都被滅了,暹羅王納瑞軒對他服服帖帖,其余小國也沒有異議。

等到蕭如薰北伐的時候,當時控制鎮南關地區的莫氏就曾經借道給蕭如薰,與之交好,現在看來,蕭如薰是在投桃報李。

如今黎氏內部也不太安穩,鄭松當權,朝中也不是沒有反對者,阮氏就對他十分不滿。

而阮氏的支持者也不少,此時此刻若是貿然進攻莫氏惹惱了大秦,不說老撾和柬埔寨是否會出兵,也不說大秦會不會一怒出兵,單說內部就肯定有人要鬧事。

鄭松思慮再三,決定暫且忍氣吞聲,等處理掉內部的問題,把南邊幾個小的割據勢力收拾掉,剪除後患之後,再來全力應付莫氏,如今既然得到了大秦賜封的“安南國王”名號,那麽基本目的就達到了。

大義名分在手,討伐誰不還是一句話的事兒?

於是鄭松默認了大秦對莫氏的安排,默許了莫氏的苟延殘喘,但是已經奪到手的高平地區是休想拿回去的,他一定會死死的控制住。

然後,他告訴傀儡般的黎氏皇帝,讓他出面接受大秦冊封,正式就任“安南國王”,然後上表遣使向大秦表示臣服。

黎氏皇帝一一照做,坐穩了安南國王的地位,而在北邊莫氏殘余勢力盤踞的地方,莫氏土皇帝也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宣布就任大秦的高平都統使,對高平地區確立統治。

其實也就一縣之地的苟延殘喘,鄭松不鬧事不挑釁,大秦也不可能直接出兵奪取高平地區。

眼下西南用兵在即,蕭如薰想要的是安穩,是周邊環境的安穩,好讓他可以放手對西南用兵,徹底解決當地的土司問題,重塑當地,確立流官制度,確立中央帝國對當地的直接統治。

在此期間,蕭如薰可不希望看到有什麽不安穩的事情發生,如果有,那就弄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