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2/2頁)

繼而武裝到了牙齒的秦軍三萬集結為一路軍隊,出撫順關向赫圖阿拉進軍,熟悉地形的褚英作為全軍向導,和羅榮一起帶領騎兵走在前面。

這支秦軍和另一個時空中二十年後那十一萬明軍完全不同,雖然人數只有三萬,但是面對的敵人還沒有二十年以後那麽強。

裝備也不可同日而語,那支明軍只能用劣質的鎧甲和兵器,根本無法有效保護自己的身體,甚至諸多將領都是死在劣質的鎧甲防具之上。

而秦軍連普通士兵都能穿上精鐵保護要害部位的鎧甲,頭部臉部腰部腿部都能得到極強的保護,武將作戰則全身披甲,不僅結實,而且還沒有想象中那麽重。

現在徐光啟主管下的軍工部大規模制造軍用鎧甲的時候以宋軍步人甲為模範,在技術上進行革新,制作好之後都是要做專門抽檢的,用箭射用刀劈用火槍打,規定質量等級,一旦發現劣質產品直接問責總負責人,力保防禦最大化。

配給將領的鎧甲則更加用心的制作,等級越高越有高級工匠親手量身制作鎧甲。

像趙虎廖忠麻沖這種等級的將領,蕭如薰直接規定,鎧甲都是量身定制,獨一無二,不惜用最高級的材料,不惜成本,制作出來的鎧甲不僅相對輕便,而且防禦力極強,從頭武裝到腳。

明軍缺糧少餉,四路進軍卻好像各自為戰,互相之間不統屬,主帥坐鎮後方對前線一無所知。

而秦軍只一路進軍,凝成一只拳頭,軍事密探遍布遼東大地,在女真內部也有大量女真探子,對女真動向十分了解,軍隊指揮明確協同作戰多次,互相之間都有默契。

在這樣的裝備和訓練之下,這三萬秦軍的作戰能力和作戰意志遠超二十年後的那支明軍,他們也必將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九月初九,秦軍主力抵達薩爾滸地區,遭遇到了建州軍的第一波防禦。

雖然在此之前麻沖就得到了相關情報,不過用千裏鏡觀察了一下建州軍的防禦陣地之後,還是忍不住露出了嘲諷的笑容。

“字都認不全還學咱們玩計謀,用那種劣質營地就想騙我們?開什麽玩笑?來人,傳令炮隊,給我轟!”

麻沖下達了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