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重新開始吧!

天下安定之後會發生什麽,袁黃不知道。

那存在於蕭如薰的想象之中,袁黃不知道該怎麽描述該怎麽設想,這一切都不在他的思考範圍之內,究竟該怎麽著手該怎麽推動,他難以想象。

可是他卻能隱約地看到這樣做的前景,隱約地看到一些希望的光輝正在閃爍,隱約的能看到一些他心中所向往的東西。

但是在這一開始,的確是過於殘酷了。

可是在厭惡這種手段的同時,他也意識到了,蕭如薰的確是在匡扶天下,和他最初的希望是一樣的,只是手法不同,過程不同,但是目的,從未改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蕭如薰變得面目全非宛若怪獸,可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蕭如薰從未變過。

袁黃沉默了許久。

“教書就算了,我已無法再去教書育人了。”

袁黃說出了這樣的話,但是緊隨其後,他又說道:“但是我願去修路,我願把風燭殘年獻給全天下,而且,我不想再看到你了,蕭如薰,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你看待你,所以,我再也不想看到你。”

蕭如薰也不知心中是何滋味。

一路走來相互扶持,沒有袁黃就沒有緬甸的興盛,沒有袁黃就沒有他穩定的大後方,但是事到如今,也要分道揚鑣了嗎?

蕭如薰忽然想起了曹操和荀彧。

可是袁黃之於蕭如薰對於荀彧之於曹操要更加重要,又能幫著搞內政又能幫著統兵打仗,沒有誰比袁黃更讓蕭如薰放心。

大概是情感深度吧!

曹操和荀彧的交情最深,蕭如薰和袁黃的交情也最深,後起之秀無論多麽優秀,都不及當初攜手白手起家的情分。

但是事到如今,這份感情已經無法維持,蕭如薰只能放棄。

他不是優柔寡斷的人。

如果跟隨他的人阻礙了他的道路,他一樣會做出賜一個空食盒給任何人的決定,絕不手軟。

沉默了一會兒,蕭如薰做出了決定,他緩緩開口道:“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袁黃面不改色。

“說吧。”

“如果我想遷都,該遷到何處?”

“遷都?”

袁黃一愣:“為何要遷都?”

“天氣越來越冷,整個北方的糧食產量大大下降,京師地處太北,人口又多,需要大量南方糧食供養,損耗民力過甚,此番我以切斷京杭運河之策將沈一貫一擊殺死,就是鉆了這個空子,我很擔心。”

蕭如薰說出自己的擔憂。

“你想往南邊遷都?南京?”

“不,南京太南,是偏安一隅。”

蕭如薰搖頭否決了南京。

“西安?”

“西安已經無法成為國都了,比京師的條件還要差。”

蕭如薰還是否決了西安。

“那就依然是京師,不要改動。”

袁黃的話讓蕭如薰皺眉。

“為何?”

“為何?為掌控天下,為強中央而弱地方,除非你想放棄遼東,那麽,你盡可以選擇內遷國都,若你還想對外進取,就留在京師不要動,天子守國門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兵權。”

蕭如薰明白了袁黃的意思。

為了防禦邊患,要保持龐大的邊軍,為了保持中央地位,又要保留強大的禁軍,同時防止武將作亂又要以文統武,宋就是如此做的,結果造成冗兵局面,百萬軍隊幾乎拖垮了財政,還沒有戰鬥力。

“你若把國都內遷,就重走了宋的老路,你對你自己很有自信,但是等你死了,你的後代還能如同你這樣牢固的掌握軍隊嗎?中央離邊軍太遠絕對不是好事,天子守國門的意義就在於此,掌握全國最主要的兵權。你不是認為你打敗的大明是一個爛攤子嗎?雖然是一個爛攤子,但是至少除你之外沒有武將作亂,你若想革除弊政,盡管革除就是了,但是眼下南方富裕北方困苦,你若再南遷國都,北方還有人嗎?”

袁黃沒有說地形形勢等等問題,只說了一些隱患,就讓蕭如薰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了偏頗,定都在京師的確有很多的不妥之處,但是若不在京師定都,這一帶地區還能留的住人嗎?

沒有人,北方大地又該如何控制?龐大的軍隊?

而且更不要說遼東,京師地處東北之間的華北咽喉地帶,地勢之重要無出其右,遼東是萬萬不能丟掉的,那麽為了更好地控制遼東,把都城留在北京依然很有必要。

也不要說在南方富裕北方困苦的局面之中,把國都定在北方從南方吸取養分的做法本就是為了穩定,不讓南北差距過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麽糧食環境等等問題……

滿清都能站住腳,蕭如薰不相信自己無法站住腳。

但是這樣一來,開通海運就是無法回避的問題了,繼續依靠大運河是不恰當的,正好未來的政策裏開海也是重要一環,在開通海運的同時輔以開海政策,的確也算是一石二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