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思想教育(第2/2頁)

而加入主力戰兵隊的則要進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

再此之前,蕭如薰的思想教育停留在鎮南軍基層軍官帶領他們圍坐在高高的火堆旁邊,對他們講述那過去的故事的程度。

而現在不同了,不僅要軍官講述那過去的故事,降兵們也要講述自己過去的故事。

俗稱訴苦大會。

反正就是到了夜晚休息之前,原鎮南軍老兵出身的軍官帶著他的降兵手下圍坐在火堆旁邊,每人給一碗酒和一點吃食,大家圍坐在一起,就談天說地。

先聽軍官講述自己原先的流民身份和後來在蕭大帥的帶領下重獲新生的故事,然後在軍官的引導下,一位一位或是募兵或是衛所兵出身的軍卒也將自己過去的故事講述出來。

怎麽樣被抓了壯丁,或者怎麽樣被衛所領導和當地的讀書人大老爺們壓榨欺辱,怎麽樣餓肚子,怎麽樣拿不到軍餉,怎麽想家破人亡沒有未來之類的。

然後軍官陪他們一起哭,一起抱頭痛哭,然後一口喝幹碗裏的酒,展望一下美好的未來。

跟在蕭大帥手下,有飯吃,有肉吃,有酒喝,還有軍餉拿,蕭大帥愛兵如子,從來不虐待士卒,從來不克扣軍餉,每次打仗都拼盡全力為每一個傷兵兄弟們治療,不放棄任何一個弟兄。

一邊說一邊哭,然後大家一起哭成一團,心中的憤懣隨著傷心的淚水一起排出,積壓體內多年的怨毒得以傾瀉出來,使得他們宛如獲得了新生。

然後軍官做出總結。

只要跟在蕭大帥身邊,做蕭大帥的兵,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有肉吃,有酒喝,有軍餉拿,還能當人!

當然,軍官們還要額外說出,更重要的一點是要遵守蕭大帥立下的軍紀。

全大明的軍隊都知道,蕭大帥治軍極嚴,對於不遵守軍紀的士兵或者軍官乃至於將軍都是毫不留情的,他們又把在緬甸的時候那些因為不遵守軍紀而喪命的人的故事說一下,震懾一下這些士兵。

對軍隊可不能一味的優厚對待,恩威並施是極其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