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特殊的來信(第2/2頁)

或許這支文人團隊的文化素質不如北邊朝廷的進士們,但是辦事方面,辦事能力的強弱和是否會做八股文的關系並不大。

蕭如薰按照在緬甸對付那些窮酸秀才的方式對待這些投效的人,先把吃過社會苦頭被社會教育過的讀書人挑出來放在自己身邊聽用,這些人體會過人情冷暖,本身也有一技之長,可以直接使用。

而那些只是比較窮但是還沒有吃過社會苦頭的書呆子被安排去學習統計和後勤方面需要學習的東西,帶他們學習的是那些老兵。

被一群老兵做上級,這些書呆子當然不滿,好生鬧騰了一陣子,幾個頑固不化的被蕭如薰趕走了,幾個願意接受再教育的被豎了典型,漲工錢加待遇,這一對比,中間的動搖派們立刻就老實了。

對這群文人,蕭如薰不指望他們能多忠誠,但是有人可以重用,有人不可以,這裏面也是要區分開的,受到越殘酷的對待,受的苦越多,就越是能通過錢財和待遇來收買,使他死心塌地加入北伐的隊伍,比如謝禾。

而那些維持在溫飽的狀態之下沒怎麽吃過苦頭的人,就不是那麽好收買的,這些人就和陳龍正一樣,腦袋裏還有這一點比較樸素的浪漫主義思想,滿腦子的仁義禮智信。

這種人不能重用,不能放在決策層,但是有點好處,這些人腦筋死,不懂得變通,是管賬管倉庫的好手。

越是北伐,越是打勝仗,蕭如薰就越是不缺人手,局勢不斷地向他這邊傾斜。

他也清楚,只要自己成功拿下武昌,大局就定了。

這不是亂世,這不是大爭之世,沒那麽多軍閥梟雄渴望割據,大明朝壓制武將,也將割據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打壓住了,造就了蕭如薰的便捷。

一路平推,幾乎沒有阻礙。

這些玩政治玩權術的祖宗們,在精兵猛將堅船利炮的面前,居然是如此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