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土地情節(第2/2頁)

蕭如薰給陳璘和李文遠的指示就是敢於抵抗著滿門抄滅,將錢財拿走,土地房屋分給當地失地農民。

目前,蕭如薰不想把問題搞得太復雜,也不願意一下就喊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但事實上這樣行動,在某些地方做一下,或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蕭如薰是這樣認為的,而事實也是如此,不過蕭如薰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的將這個時代農民對土地的歸屬感搞清楚,並不太理解土地對這個時代的農民意味著什麽。

他體會過饑餓,經歷過殘酷的生存競爭,但是對於古代農民的艱難度日,他只是停留在書本上看過的程度,知道“易子相食”這四個字背後的屍山血海和斑斑血淚。

在緬甸他見過饑民,但是緬甸荒地多,並不缺乏土地,後來的糧食產量節節攀升,引入土豆和玉米之後更是不再有人餓肚子,所以他並不能真正體會大明朝老百姓們的心理活動。

因此,他依然沒有真正理解普通老百姓傳承千百年的土地情節。

嚴格意義上來說,明並不是為滿清所滅,而是被李自成所滅,大明朝就是在“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歡呼聲中土崩瓦解的啊……

有些時候,一天驚天動地的大事件的開端就是在一些些的不經意間開始的。

而此時此刻的蕭如薰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