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良知(上)(第2/2頁)

和宋應昌一樣,劉黃裳也是戰後留在京城發展的有功文官之一,不過他的功勞顯然沒有蕭如薰和宋應昌那麽大,所以宋應昌升任刑部尚書之後,劉黃裳依然留在兵部,只是從員外郎升官為了郎中。

郎中任上他一幹就是三年,到底也沒能升遷。

倒不是說他的能力資歷不夠,而是他的父親劉繪在做官的時候曾經得罪過朝中某些勢力,於是某些人就把這筆賬算在了劉黃裳身上,連帶著他的兄弟劉黃鼎也郁郁不得志。

也就是因為一些功勞,劉黃裳兄弟得以在京城謀生,不過也不要想做些什麽建樹了,只能安安穩穩的熬資歷。

在這期間,劉黃裳因為有戰爭的經驗,本身也喜好兵法,於是通過一些友人的介紹,劉黃裳認識了蕭大亨,並且通過相同的愛好和志向,和蕭大亨成為了好友。

一來二去,兩人混得很是熟悉,蕭大亨又是沈一貫身邊的紅人,劉黃裳也因此得到了沈一貫的青睞,於是在蕭大亨就任兵部侍郎準備接替石星的位置的時候,蕭大亨就用自己的關系把劉黃裳安排在了兵部武庫司郎中的位置上。

劉黃裳本來是車駕司的郎中,車駕司算是兵部最沒有什麽前途的部門了,而武庫司則是一大肥差,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蕭大亨覺得這種重要的職位要交給信任的人,於是他將這個職位交給了自己最信任最欣賞的劉黃裳。

劉黃裳當然也是盡職盡責,結果不想沒幹多長時間,就在蕭如薰帶兵抵達京城的前一天晚上,蕭大亨神神秘秘的請劉黃裳吃了一個晚飯。

那是在蕭大亨自己家的密室裏吃的飯,蕭大亨把沈一貫要辦的事情告訴了劉黃裳。

並且告訴劉黃裳,這是他完成從兵部郎中到兵部侍郎之間大飛躍的關鍵時期,只要站對了隊伍,劉黃裳就能成為沈一貫面前的紅人,從而一掃父親給他帶來的負面印象,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蕭大亨也說自己成為兵部尚書之後,需要劉黃裳這樣有真才實學的兵部侍郎輔佐才能成事。

蕭大亨是擺明了姿態要拉劉黃裳入夥,對他相當期待,也相當的信任,劉黃裳震驚之余,大腦也在飛速旋轉權衡利弊。

他答應了。

於是蕭大亨就帶著劉黃裳一起參加了之後兩次的秘密會議,劉黃裳以蕭大亨的親信的身份知曉了整個政變的全部細節,包括沈一貫的野心和真正目的。

縱使受到了蕭大亨的提拔和沈一貫的青睞,劉黃裳卻依然難以認可沈一貫和蕭大亨要做的事情。

他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這樣做是大逆不道的,但是他也清楚如果真的如同沈一貫所說的那樣,讓皇帝和蕭如薰成功了,一樣不見得好。

一樣要死很多人,一樣要有很多人被誅連,包括他,可能也要受到株連。

他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