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帝登基(第2/2頁)

沈一貫開始對那些和蕭如薰走得很近的武將們產生懷疑了,比如柴國柱,比如李如松,比如董一元,比如寧夏鎮的一些武將,還有遠在日本的吳惟忠。

這些人不是在九邊擔任總兵掌握一些人馬的,就是在其他地方掌握兵權,雖說軍餉糧食都被捏在兵部手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隱患。

比如柴國柱就在薊鎮駐守,距離京師很近。

李如松在遼東,遼東騎兵晝夜奔襲也不過三五日就能入關。

蕭如薰之前在大明的名聲太大,如果僅僅只是一份詔書下達,民間會如何議論到還不是最主要的,這些人又該如何應對才是最主要的。

他們會為蕭如薰鳴冤嗎?還是會老老實實的當作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亦或是起兵對抗?

蕭大亨直接否決了這些人會起兵的可能。

“不說他們的軍餉和武器裝備供給都在兵部手上控制著,單說這些人和蕭賊也不過是並肩作戰的關系,還不能算能為之不顧一切的地步,他們都是有軍功的人,還封了爵位,貿然動了,恐怕會引起更多將領的不安。”

楊一魁對此也表示贊同。

“眼下大局已定,只要全力解決掉緬甸鎮將蕭賊余孽誅滅,一切就結束了,此時此刻貿然對那些九邊武勛動手無疑會引起其余人的不安,兔死狐悲之下,會發生什麽可就不一定了。首輔,下官建議,非但不要問罪不要懷疑,還要賞賜,派人帶詔書和慰問禮物去安撫,讓他們相信他們與這件事情無關,等這件事情風頭過去之後,咱們再安排合適的時機將他們調離這些職位,就可以了。”

楊一魁的建議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沈一貫細細思考之後,也沒有反對。

“那就這樣定下來吧!蕭部堂,你去安排給這些邊將武勛的賞賜和慰問,穩住他們,讓他們接受現實,然後我們全力以赴將蕭賊的問題解決掉。”

“下官明白。”

蕭大亨接下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