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第2/2頁)

尋常文官這樣做早就被朱翊鈞恨上了,徐文壁小心謹慎,又是頂級勛貴,所以朱翊鈞對他比較寬容,也就是說幾句,並不深責。

本來勛貴圈子裏面的利益已經分的差不多了,多了一個蕭如薰,其實沒什麽,蕭如薰的封地在緬甸,和京師隔著十萬八千裏,沒什麽利益沖突。

但是如果說蕭如薰晉封秦國公,那麽雙方的處境可能就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

誰也不知道皇帝把蕭如薰晉封為秦國公之後,打算怎麽任用蕭如薰,是留在京師呢,還是回緬甸呢?

大家都認為回緬甸的可能性不大,留在京師的可能性很大,那麽留在京師又能幹什麽呢?

人們發散一下思維。

三年前,蕭如薰去留之爭當中,不少人提議讓蕭如薰提領京營,重練京營兵,這一提議在當時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但是因為勛貴圈子的強力抵觸和當時還有些能量的李成梁的上下活動,於是作罷,蕭如薰自請留鎮緬甸,風波結束。

可是如今,蕭如薰攜不世之功卷土重來,一來,就氣勢洶洶的讓皇帝為他爭取到了秦國公的爵位,雖然大概是流爵,但是奈何封號尊貴,這樣一來,身為頂級勛貴,他……又能走到什麽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