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是那個孫承宗嗎(第2/2頁)

孫承宗一聽蕭如薰提起自己,頓時愣住了。

房守士回頭看了看孫承宗,哈哈一笑。

“哈哈哈,總督見笑了,他可不是老夫的家將,不過這身子骨的確不似尋常人,他是老夫為不成器的犬子請來的老師,姓孫,名承宗,字稚繩,直隸高陽人,有舉人功名,算是老夫的半個幕僚吧!稚繩,見過總督。”

孫承宗忙站起,對蕭如薰行禮。

“舉子孫承宗,拜見蕭總督!”

孫……孫承宗?

蕭如薰愣了一下。

是那個孫承宗嗎?

那個舉家守城抗清,城破之後寧死不降,包括自己在內,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一家四十余口親眷、百余家仆傭人在城破之後全部殉國,無一偷生,真正意義上的滿門忠烈,為大明獻出一切的人。

明清之交,壯烈而死的英雄不少,但是地位似孫承宗這般高並且壯烈到了孫承宗這個程度的,還真是沒有幾人,甚至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在那個把宗族血脈傳承看的極其重要的時代,孫承宗一心為國,寧為明鬼不為清奴,為大明朝幾乎把家族子弟的血都給流幹了。

上天垂憐,他還有一個在外地為官的兒子不在城中,這個兒子在明清之交的天災人禍中逃得性命,將孫家血脈流傳下去。

到民國時期,西元1924年,名為孫嶽的孫承宗後人與馮玉祥一起發動北平政變,將廢帝溥儀和清皇室逐出北平,廢除優待條例,完成辛亥革命未盡之業,某種意義上也算是為孫承宗一門報了仇。

至於那個盜墓的孫殿英,自稱是孫承宗的後人,究竟是不是真的,沒有史料佐證。

來到大明以後,蕭如薰不止一次感嘆命運的奇妙,讓自己回到這個時代,也親眼見到了不少歷史名人,有奸詐的,有狡猾的,有忠直的,也沒少過敗類,但是孫承宗,的確是個特殊的存在。

孫承宗弓著身子行禮,好一會兒沒聽到蕭如薰說話,心下奇怪,稍微擡起頭,一看,發現蕭如薰愣愣的看著他,好像出神了……

房守士看到蕭如薰好像出神的樣子,也有些奇怪,看了看孫承宗,見孫承宗滿臉疑惑,兩人……應該不是故交吧?

“總督?蕭總督?”

房守士出言發問。

“嗯?額……哦!哦!那個,那個孫先生,坐!坐!”

蕭如薰忙露出了笑容,讓孫承宗坐下。

親眼見到了孫承宗,居然,居然有些失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