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絕望的莽應裏(第2/3頁)

蕭如薰丟掉了木棍,站了起來。

“為什麽呢?這些知識都是很有用的知識。”

蕭如薰嘆了口氣:“對於我們的先人來說,能夠活下去的知識才是最有用的知識,該如何種地,如何除蟲,如何提高糧食的產量,這些是先人們最關注的事情,你找遍整個世界也找不到比中國人更會種田的人了,除此之外,他們並不是很在意,畢竟如果吃不飽肚子,就什麽事情也做不了,要想研究數學,總要先吃飽肚子啊!”

“中國很富庶,怎麽會有人吃不飽肚子呢?”

利瑪竇一看就是對中國停留在城市的觀感上,而未曾進入鄉村體察農民的真實處境。

“以後你會明白的,數學,目前只能由能吃飽肚子的人來研究,很幸運的是,中國也不缺少能吃飽肚子的人,所以,我們到底還是能研究出一些東西來的,你把這本書收好,等收拾完這裏的事情之後,我抽點時間,我們把這本書給翻譯出來,讓我們的士大夫也好好的了解一下你們的數學。”

利瑪竇露出了釋懷的笑容:“我明白了,將軍。”

“走吧!”

蕭如薰翻身上馬,往軍營而去。

與蕭如薰底氣十足悠哉悠哉的進軍不同,緬甸人就沒有那麽悠哉了,哪怕是在他們的統治核心勃固,也到處彌漫著一股絕望的氣息,這股絕望的氣息籠罩在每一個緬甸人的心頭,讓他們無所適從,讓他們茫然四顧,讓他們心驚膽戰。

十幾年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小王子閔啟德戰敗了,十萬軍隊全軍覆沒,明軍正在向勃固進軍而來,而勃固已經沒有足夠的防禦力量了。

這些消息一個接一個的轟炸著緬甸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經,從最開始的嘲笑和不相信,到後來一夥一夥的斷胳膊斷腿的敗兵的湧入而帶來的全民恐慌,其中也不過只有幾天而已,沒有什麽比戰場上下來的敗兵更能說明問題,也沒什麽比勃固周邊緬族人聚居的鄉村遭到不明勢力的連番搶劫進攻更能說明問題。

根據敗兵們的說辭,大軍很淒慘的戰敗了,閔啟德王子戰死了,軍隊損失了絕大一部分,還有很多被俘虜了,只有少數得以逃脫,一路上的堡壘沒有一個堅持防守,全部都丟棄了堡壘逃跑回來,大家全部逃回了勃固,因為只有這裏才能給他們一點點的安全感。

但是說到底,這份安全感到底能維持多久,誰也不敢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敗兵和周邊鄉村難民的湧入,勃固開始變得人滿為患,而人們也終於徹底的相信了軍隊的戰敗,橫行天下數十年的軍隊的徹底戰敗,毫無預兆的來臨了,讓所有人都無所適從,他們習慣於軍隊的凱旋和戰利品的分享,習慣於勝利和榮耀。

現在讓他們接受戰敗,這實在是太殘酷了。

他們不一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城中最高最大最豪華的建築物裏面,那裏,有他們幾十年的王,帶給他們無數榮耀和勝利的王,他們迫切的需要王的指示,他們迫切的需要王給予他們安全的保障。

不過現在,他們的王已經無法回應他們的期待了,莽應裏已經昏迷了兩天兩夜了,從兩天前得知閔啟德戰死軍隊戰敗的消息之後,他就昏了過去,至今未醒,王宮裏面亂作一團,文武大臣們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習慣了莽應裏的強權統治,他們是他馴服的助手,離開了他,反而不習慣了。

十萬主力戰敗,只有少數逃了回來,現在手上可以用的軍隊滿打滿算也就兩萬,勃固外面有不知道具體數量的明軍和暹羅軍正在進發,國家危如累卵,王啊,你怎麽就倒下了呢?你有沒有考慮過我們這些人的絕望?

或許是聽到了這樣的絕望的呼喊,這天晚上,莽應裏悠悠轉醒,一睜眼就看到了文武大臣瞪著牛蛋眼問他——王,我們怎麽辦?

怎麽辦?你們問我怎麽辦?我能知道該怎麽辦?我也很絕望啊!

培養了十多年的合格的兒子戰死了,十萬精銳軍隊戰敗了,國家的根基已經毀於一旦,剩下這點軍隊也失去了戰鬥的意志,一旦明軍開來,攜大勝之勢進攻勃固,他完全沒有戰勝的可能……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和自己的政府是在憑著一股銳氣前進,一直以來,他從未考慮過萬一戰敗了該怎麽辦,他和他的父親征戰多年從未失敗,他帶著一種盲目的自信,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戰勝,一定不會失敗,哪怕是面臨再危險的境地,他也不會失敗。

他用戰時體制維持自己的政府和統治,卻不曾想到一旦戰敗,軍力無法維持戰時統治的時候,他的政權就要崩潰。

他已經可以想象到西邊和南邊的那些部族得知自己戰敗的時候該是如何的欣喜若狂,該會如何快速的集結軍隊前來打秋風,墻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或許就是自己所面臨的情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