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納瑞宣王的決議

說到底,大明這一次出兵打仗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應該說整個東南亞的大明藩屬國都有好處拿,而好處最大的毫無疑問,是暹羅國,緬甸這個世仇終於要走向他們的終點了,這讓暹羅如何能不高興呢?遠的不說,就說近幾十年,還給緬甸打的滅了一次國,好容易才得以復國,國家殘破不堪,你讓暹羅如何不恨?

緬甸人這幾十年來發展的很快,所以野心膨脹的很厲害,莽應龍時代還稍微收斂一點,莽應裏登位以後,就變得完全不收斂,四處征戰,到處荼毒,雖然把緬甸的國土擴展到了歷史最大,但是也給緬甸結下了無數的仇家,終於,打遍周邊的菜鳥之後,他們把視野投向了北部。

那個大到無邊無際無法想象的大明帝國。

緬甸人剛剛開始發家的時候,在莽應龍的帶領下,和周邊的國家小打小鬧菜雞互啄,大明根本不放在眼裏,也不想出雲南去對付這個小小部落,但是等到緬甸發展起來之後,軍隊和戰鬥力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兵鋒直指雲南,一舉攻破雲南邊境數個土司寨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才讓雲南當局有所重視。

但是僅僅是對付土司,在大明眼裏還是菜雞互啄,沒有什麽意思,直到緬甸人把土司們禍禍的差不多了,開始把目光投向更為富庶的漢人城池的時候,大明才終於意識到他們面對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對手,而是一個有戰略有戰術有武器有組織的敵國。

再也不是菜雞互啄了,而是帝國戰爭了。

於是大明調集了雲南四川廣西等地的邊軍,對入侵的緬甸軍展開反擊,和緬甸軍在雲南邊境的山水險惡之處展開殘酷的拉鋸戰,然而這樣的地勢地形讓擅長大軍團聯合作戰的明軍無法施展手腳,反倒被擅長山地戰小規模破襲戰的緬甸軍占據了不小的優勢,幾座邊鎮被搶掠,幾名官員被罷黜,明帝國開始正式這個對手,並且根據其國名的音譯,給其取名——東蠻牛,洞武是近幾年的事情了。

如此,至少可以體現出在明人的眼裏,緬甸東籲王朝的軍隊絕對不弱,甚至像蠻牛一樣勇武有力,很難對付。

背靠一個大帝國的大明尚且如此,缺少戰略縱深的周邊國家也就遭了殃,東籲王朝崛起的歷程,就是周邊國家的血淚史,尤其是暹羅,一百多年內數度被緬甸打的滅國,或者被緬甸打下首都,丟面子丟錢丟人,能丟的都丟了,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反擊過,納瑞宣就是他們最引以為豪的王,在他的帶領下,暹羅人曾經打出過一波小高潮。

然而這並不足以將這個國家最終消滅,歷史上的大明也沒能奈何得了這個蠻牛一樣的國家,耗盡了雲南的人力物力,雖然在戰場上打勝了,但是失去的土地卻根本沒有力氣收復,只能退回了後勤保障區域內——雲南的交通水平實在是太差了,物資抵達前線的效率低的令人咂舌,根本打不下去。

後來,大明的主要憂患都在北邊,就沒有對南邊多在意,而緬甸人也被大明打疼了,雖然看到大明退兵,但是也不敢再次進犯大明,終大明一朝,緬甸未曾再敢進犯,直到滿清乾隆時期,緬甸再次強盛,清緬戰爭再度爆發,這一回,清兵可就丟臉丟的多了,乾隆老兒的所謂十全武功,在這裏面也是水分不少。

此時此刻的東籲王朝,正是全盛時期,還沒有被大明打疼,鄧子龍打疼的是莽應龍,但是莽應龍死了,這坑爹的莽應裏根本不去想曾經被吊打的恐懼,一意孤行的調動主力軍隊對大明開戰,揚言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幫漢人,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勇武。

他還不知道大明已經決定徹底收拾掉他,並且派了把日本打到四分五裂的將軍來和他過招,更不知道暹羅人已經磨刀霍霍,並且打算和大明合兵一處,徹底收拾掉緬甸人。

接到大明國書的那一刻,納瑞宣的心裏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三年前,借著緬甸人被大明打得大敗而回的空档,他剛剛從緬甸手裏搶回了自己的國家重新立國,正在積極發展軍備以圖自保,暫且,他是沒有反擊緬甸的實力,正在日夜為此憂心,擔心緬甸人再次舉全國之力和他一戰,他沒有絕對的勝算。

而大明朝決定對緬甸開戰的消息宛如一針強心劑,讓納瑞宣王欣喜若狂。

即使沒有朝臣建議暹羅出兵和大明一起攻打緬甸,他也決定這樣做了。

因為他知道,此次大明派出的將軍正是之前在朝鮮把倭國打到四分五裂的海內名將蕭如薰,而此番南下的軍隊大部分都是之前和日本人過招的大明精銳部隊,此番精銳之師再度南下,必然是有著十成的把握要將緬甸滅國的,此時不出兵幫助大明,到時候還怎麽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