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最大的難題(第2/2頁)

有錢,有槍,甚至有人才,那個時候,蕭如薰才有面對一切的底氣。

所以,蕭如薰出了主意,將宋應昌留在了北京官場,讓他韜光養晦,以期在需要的時候,讓他站出來為自己搖旗呐喊,把自己留在緬甸之地鎮守緬甸,並且想方設法的將自己的寧夏火器營的家眷們也給接到這裏來,開始建設這塊黃金寶地。

戰勝緬甸的東籲王朝是第一步,這並不難,但是在戰後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並且取得戰爭以外的戰場上的勝利,那才是自己所需要追求的。

蕭如薰開始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長期的行之有效的計劃方案,然後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計劃方案裏面所缺乏的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人才。

對,人才,願意跟隨自己南下緬甸並且定居在那裏發展勢力的人才,也就是有治理地方才華的文人士子。

蕭如薰開始頭疼了。

現在的文人士子們一個個的都卯足了勁兒要去參加科舉考取功名,誰會跟著自己南下那蠻荒之地建功立業?除了商人看到利益會冒著生命危險南下,傳統的中華子民有幾個人願意來到蠻荒之地不及生命危險的開拓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