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皇帝要重整朝綱?

按照大明朝的規矩,官員立了功,文官加官,武將封爵,李如松是個白身,賞賜不難,唯一有些問題的就是他的老爹是李成梁,也是伯爵了,在這個滿朝文武都在想方設法打壓李成梁的大背景之下,若是父子都封爵,反而會助長了李成梁的聲勢,因此,朱翊鈞不是很好決斷。

蕭如薰也不用說了,朝鮮之役第一功,為大明解決了很多大問題,不僅體現了軍事才能,還體現了一定的政治才能,是個文武雙全的帥才,是朱翊鈞一手提拔,是他手裏的王牌。

但是之前他已經是伯爵,也是總兵,官職是無法繼續往上加了,唯有從爵位上入手,可是二十三歲就加到了侯爵,之後若是再立大功,又該如何封賞?會不會搞到封無可封的尷尬境地?

宋應昌是文官,不用太多的考慮到封爵的問題,但是兵部左侍郎再往上就是兵部尚書,可現任兵部尚書石星並無犯錯,如何平白無故的就把宋應昌提到這個位置上,把石星趕下去?

之前葉夢熊立下大功的時候就是如此考慮,朱翊鈞才默許了文官們批鬥葉夢熊的行為,但是宋應昌是沒有什麽錯的,批鬥他也太讓文帥們寒心了,這可如何是好呢?外放做督撫去?

朱翊鈞的煩惱王錫爵也能體會到,蕭如薰和李如松再怎麽折騰也還是武將,不會折騰到朝廷大局,但是宋應昌就不同了,主帥的位置總領後勤,沒有任何差錯,為大軍進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宋應昌的功勞,照理來說,那麽大的功勞的確要升官一級以示嘉獎,可是宋應昌已經是兵部左侍郎了,再升,那就是要石星退位讓賢了。

純粹的文官和文帥之間的矛盾一點兒也不比文武之間的矛盾要小,自王陽明事件以來,文官和文帥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無法調和,比起武將,文官們更加忌憚文帥,而且有著絕對不能讓文帥進入內閣的說辭。

縱使如此,你也不能不賞,宋應昌如果步上了葉夢熊的後塵,那估計也會在朝野掀起一陣不小的議論風潮,文帥們會寒心,有此般志向的文人們也會退縮,也會明哲保身,到最後可能不會有人願意出任類似的職位了,而且這樣做的話,文官們的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一些。

王錫爵決定先試探一下。

“陛下,老臣以為,宋應昌的事情暫且不論,蕭如薰年紀輕輕,已經是伯爵,爵位就不應當再封了,畢竟他的時日還長,還要繼續征戰,否則到最後封無可封,反倒不美,倒不如賞賜些錢財土地,然後封個京營職位,從西北苦寒之地調入京城,對於邊將而言豈不是最好的賞賜?”

朱翊鈞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頭,繼而開口道:“那如何加賞李如松呢?”

“老臣觀李如松於此役大小征戰十六次,次次為先鋒,身先士卒,勇不可擋,麾下騎兵斬首總數達五千余級,如此大的功勞,加上李如松的年歲的確不小了,是時候可以加一個爵位以示榮寵,而後調任遼東總兵,使之子承父業,安定遼東之心,不知陛下以為否?”

話一說完,王錫爵便看到朱翊鈞用似笑非笑的表情看著他。

“你呀,還真是念舊護犢子啊!怎麽?被李成梁軟磨硬泡,就禁不住要保他?”

王錫爵心神劇震,連忙跪下伏於地面,大聲道:“陛下恕罪!陛下明鑒!老臣並無私心!並沒有和李成梁有所勾連!陛下!”

朱翊鈞端起了茶碗,喝了口茶,而後舒了一口氣。

“好了好了,起來吧,別動不動就跪,你可是真的肱骨之臣,老是跪著算怎麽回事?行了,你過去和李成梁之間有什麽來往,朕可以不在乎,這武將在京中找靠山也不是秘密,朕也有所耳聞,只是沒想到,李成梁找的靠山還真是不小。”

朱翊鈞的話越說,就叫王錫爵越是後悔。

幹嘛要試探皇帝啊!這不是沒事找事兒嗎?!

哎呀!!!

“老臣有罪!老臣有罪!!”

皇帝都把話說得那麽明確了,肯定是手裏握著什麽決定性的證據,肯定是錦衣衛或者是東廠的番子得到的情報,自己如果還要抵賴,那就純粹是找死了,皇帝肯定不會放過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承認並且認罪,讓皇帝知道自己是個老實人,會認錯,不會結黨營私。

哪有皇帝不忌諱宰輔大臣和軍將之間相互勾連的呢?

當初張居正權傾六部的時候,李成梁和戚繼光之流的名將都只是他手下的一條狗,朱翊鈞為之日夜不安,最恐懼的時候,甚至害怕自己一覺醒來,張居正就穿著龍袍帶著兵馬站在自己的宮殿外面請自己退位了,而現在,朱翊鈞覺得自己是有必要著手改一改這個情況了,不然每個大臣手下都有投效的武將,這和諸侯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