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山的倭城(第2/2頁)

這些城堡選址選得相當有深意,從釜山進入朝鮮內陸,一共只有三條路,一條走蔚山,一條走東萊,一條走金海,再加上沿海的熊川、巨濟兩處水路咽喉,構成了釜山的水陸交通網,在這些樞紐要地建起城堡,等於是給釜山港修起一條外部的立體防線,退可以固守待援,進可以隨時展開反攻。

日本在那個時期有兩項技術走在東亞前列,一項是鐵炮制造,還有一項就是築城術,漫長的戰國戰爭促使日本走上一條軍事化的築城路線,那個時候的日式城堡以天守閣、櫓、門、曲輪、土壘等一系列防禦設施組成,每一處細節都體現出防守最大化的心思。

以西生浦的倭城為例,這座城堡修在了蔚山灣附近的山頂上,下面圍了三道石垣圍墻,墻高六米,且都是反向傾斜,外圍還有壕溝,在每一道圍墻後的丸城內,都有大量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對圍城之敵進行攻擊,而敵人卻無法直接接觸城堡,只能按照曲裏拐彎的圍墻通道艱苦地前進,易守難攻。

更別說探子探知倭寇剩下的總兵力起碼還有四萬戰兵,不知道剩下的輔兵還有多少,在這種堅固的城池堡壘面前,明軍的兵力完全不占任何優勢,野戰可以做到的事情,現在是絕對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