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七)(第2/2頁)

蕭如薰一聲令下,明軍序列裏火器化程度最高最為精銳的寧夏火器營炮隊全面列陣。

“不要擔心有倭寇來攻擊你們,只管發炮,手邊炮彈打光為止,把小丸山夷成平地最好,反正本督不希望炮彈打完之後,山上還有一面旗子是豎著的,如果有,炮手每人杖責十下,罰銀一兩,如果沒有,每人賞銀三兩,酒一壇,肉一斤。”

蕭如薰的指令傳遞到了每個炮手的耳朵裏。

這足以讓他們狂性大發。

萬炮齊發的場景在十九世紀後期以後是非常普遍的,尤其在拿破侖戰爭之後的歐洲,萬炮齊鳴就是戰場上的常態了,而在那之前,由於火炮貴重不堪運輸,很少能有國家一次性動員超大量的火炮來參加戰爭,就更別提西元十六世紀末期的東亞戰場。

日本人不是沒有火炮,而是火炮太貴,太重,制作起來太麻煩,本身資源也少,弄不了太多,所以幹脆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火槍上,弄來朝鮮的火炮實際上非常少,甚至於整個軍團編制下面根本沒有火炮。

對付還處於中古時代的朝鮮,日本人新穎的火槍戰術自然能把他們打出翔,但是對上戰術理念並不低於日本火槍隊的明軍,日本其實真的沒什麽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