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歷史發生了劇變(第2/2頁)

日本入侵朝鮮,實為圖我大明,保朝鮮實為保中國,日人挑釁大明國威,朕斷斷不能忍,著內閣和六部擬定宣戰詔書,告知朝鮮大明即將派兵入朝作戰,令其備好大軍所用糧草、豆料。

按照之前的套路,兵部尚書石星立刻回應了詔書,向萬歷皇帝上奏了早就研究好的兵部“對應策略”及用兵人數和指揮階層人選。

其中有備倭總經略宋應昌,以兵部右侍郎銜掛“經略薊遼山東保定等處防海禦倭軍務”,位同總督,是此次入朝作戰的主帥。

以寧夏總兵官、平虜伯蕭如薰為“提督薊遼保定山東等處防海禦倭總兵官”,為此次東征朝鮮之主將,蕭如薰還趁機召集了自己在寧夏的一批舊部,趙虎、王輝和陳燮三人榜上有名。

以兵部員外郎劉黃裳與兵部職方主事袁黃為軍中贊畫,輔佐主帥宋應昌。

以寧夏火器營五千、宣大弓弩手一萬、山東槍兵一萬、浙兵炮手五千、浙兵刀盾手一萬共計四萬余兵馬組成東征朝鮮之軍,各自限定日期於邊境鎮江堡集結待命,著工部發軍械、鳥銃、火藥於遼東鎮江堡備用——朱翊鈞點名兵部工部尚書親自督造鳥銃,若前線傳回鳥銃不可用、炸膛的消息,首先問責尚書!

另有五軍三營參將劉綎上書以四川兵五千請戰,皇帝贊許之,有山西總兵李如松以遼東騎兵五千請戰,皇帝以為不可,令遼東所部兵馬嚴守駐地,以防蒙古各部趁遼東空虛偷襲遼東,另下令征召建州衛女真部首領佟奴兒哈赤以遼東副總兵之職集結女真騎兵五千備戰待命,大勝之後許其龍虎將軍職銜。

李如松聞訊大驚,再三上書泣血請戰,請為平壤一千忠魂復仇雪恨,帝許其忠勇,遂允李如松以總兵之職領佟奴兒哈赤所部騎兵五千入朝配合作戰。

詔書下達朝鮮,朝鮮大驚,忙遣使者請求大明不可使女真騎兵入境作戰,為帝所拒,帝深責之,朝鮮王臣惴惴不敢言。

大明天軍再次入朝,遂不可逆轉。

第二卷 帝國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