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意見統一(第2/2頁)

如今的大明,寧夏之亂已經平定,已經沒有了最大的掣肘,朝臣很快就會被擺平!

朝鮮使臣如何知道該找哪些人去哭訴?該去哪些地方哭訴?那可都是朱翊鈞的主意!那些讀書人常常喜歡說大義,那麽此次,就用大義名分壓死那幫混賬!

八月二十日朝會,出兵朝鮮意見趨於統一!

八月二十九日,蕭如薰被兵部召見前一天,大忽悠沈惟敬抵達了平壤,開始了他的忽悠之旅。

沈惟敬,籍貫浙江平湖,是平湖沈家的旁支,據此人的個人履歷記載,他年輕的時候當過兵,煉過藥,還在胡宗憲手底下幹過幕僚,曾經用計謀毒殺過倭寇,算是半個日本通和一個抗日英雄,但是沒學歷,還牽扯上了胡宗憲,自然就被當成嚴黨余孽、走狗,給烹了。

萬歷二十年的時候,沈惟敬已經六十多歲了,每天在京城裏跟一群方士、無賴廝混。

他是個職業騙子,也具備騙子必需的兩大特質:第一,語言能力出眾,能言善辯;第二,生得一副好皮囊,面貌“長髯偉幹”,形象很正面,不像騙子。

其實早在六月底,沈惟敬就已經來過一次朝鮮,但是當時朝鮮君臣躊躇滿志的打算反攻平壤,自然不能讓所謂的和談使者去壞事,直到反攻失敗,朝鮮君臣的口風才松了起來,迫不及待地迎接沈惟敬,沈惟敬抵達了平壤之後,據說是大展神威把日本人狠狠的殺了一下威風,爭取了五十天的停戰期。

這五十天對大明朝調兵遣將統一思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一點上來說,沈惟敬這個大忽悠還是立了大功的,因為就在他和日本人唇槍舌戰的時候,八月三十日,在京城賦閑造小人造了快三個月也不讓回寧夏的蕭如薰終於接到了兵部的函文。

兵部尚書石星讓蕭如薰去兵部面見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