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戰與和(上)(第2/2頁)

因此,朝廷上的主和派希望能藉此把援朝戰事控制在一個小範圍的程度,不至於搶了“爭國本”的風頭。

而朱翊鈞則在一心一意的想要利用這場戰爭給自己贏得喘息之機,為愛子的登位做鋪墊,所以如何轉移朝臣的視線,是他一直都在思考的。

雖然朝鮮的確重要,但是還不及太子重要,他眼瞅著遼東軍戰敗的消息傳來,朝臣居然緘默不言,這可不是什麽好的信號。

於是他有些無奈的翻開了蕭如薰的奏折。

真給蕭如薰說中了,朝鮮不適合騎兵縱橫馳騁,就算獲勝也是慘勝,騎兵折損過多的話,將無力維持對蒙古對建奴的壓制,這絕不符合大明的利益,單單從這一點就不能讓遼東騎兵大動,蕭如薰的計劃裏,是要靠步卒為主力,以步軍橫掃整個朝鮮,將日人殲滅在朝鮮國內。

他提出至多只需要六萬兵馬,那還是建立在日人出兵二十萬的基礎上,而目前的情報不明,從幾萬到十萬再到十幾萬再到二十萬的推測都有,不一而足,根本無法統計日軍的數量,這讓朱翊鈞很是惱怒,前日還為此斥責了前來匯報工作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

蕭如薰的奏折就在此時送到了朱翊鈞的面前,連帶著佟奴兒哈赤的折子一起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