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寧夏亂平(第2/2頁)

與此同時,蕭如薰恐史上破城之後軍卒獸行發生,勒令所有參與入城殺敵的士兵全部退出城池回歸軍營,原先在外戍守的士兵被調入城內維持秩序,一應人等有擾民者定斬不饒,並且派出巡邏騎士繞城主幹道到處巡邏,糾察不法士卒。

那一日,僅僅在上午,蕭如薰就下令連斬二十四名犯法士卒,總算控制住了幾近失控的局勢,竭盡全力的保護城池的秩序和民眾的安危,這樣的舉措被梅國楨看在眼裏,對蕭如薰的評價更上一層樓。

皇帝的新聖旨是十幾天以前的事情了,下令葉夢熊接替三邊總督的職位,魏學曾革職查辦,由內官帶錦衣衛押回京城查辦,其余人等照舊不變,限三月內,也就是到七月底破城,否則大家一起治罪。

聖旨到的時候,大家已經超額完成了指標,於是請功軍報和梅國楨的奏折一起八百裏加急傳入了京城。

而戰鬥結束之後,精疲力竭的士卒們也開始了休整,戰爭勝利結束之後,按理來說主帥都是要犒勞軍士的,不過這一次消耗了大量精力的士卒們有的甚至睡了兩天兩夜才醒來,依舊渾身酸痛不已,精神萎靡,所以只好推遲一些。

戰爭結束後到皇帝賞賜聖旨到來之前的這段間歇期,士卒們都在休息,這也是難得的休息日,不用出操和訓練,大概也就幾天時間,士卒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閑逛聊天打屁曬太陽,大家都說,這一次的仗,真是打的太瘋了,殺人殺的手軟,砍腦袋砍的也手軟。

那段被炸開的城墻的殘余磚石清理完畢之後,大家看到了一個恐怖的深坑,遂戰栗不已,看向蕭如薰的眼神多了很多的敬畏。

戰爭結束之後,蕭如薰儼然成為了整個軍中最具權威的將軍,不僅軍士敬畏,武將佩服,就連上司們似乎也對蕭如薰多了一份格外的重視,基本上軍事上的問題還有戰後重建的問題都會詢問蕭如薰的意見,對於這一點,有些武將就大為不滿,比如麻貴。

麻貴對於自己始終不被文人接受善待這一點表示不滿。

心情大好的蕭如薰就給麻貴分析了。

你看啊,首先,我進獻了策略使得大軍獲勝,是大功臣,我自然有被重視的條件;然後,我是前兵部尚書的女婿,是這些文將眼裏的自己人;再然後,我年輕,被他們視作可造之才;還有,我有文名,我不是文盲,不是大老粗,我還寫得一手好字;最後,我長得帥,有儒將風度,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而你長得太醜了。

麻貴用十分微妙的眼神看著蕭如薰看了好久,回到軍營就讓手下給自己找一面鏡子來,對著鏡子就開始琢磨自己哪裏長得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