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例外(第2/2頁)

這就不像城門口這種還有三道城門防護的城墻,這裏的側城墻只要炸毀一處,就是一個口子,大軍可以洶湧而入,與賊巷戰,擊破賊軍!

大軍營地綿延數裏之地,從城頭上無法眺望之處大有所在,謹慎起見,蕭如薰還是選擇了靠後的營帳作為挖地道的起始點,然後安排手把手的教會預定的四個地道的負責的四個把總如何挖一個合格的地洞口,自己親自指揮一群士卒開挖,然後把土挑到其他地方去,把這一整個流程給搞明白了。

接著,蕭如薰勘探了這一帶的土質,發現這裏水少,幹旱,土質偏硬,不易垮塌,但是一旦垮塌就是大垮塌,會毀掉整個地道。

所以蕭如薰在定下了下挖地道的深度之後,又下令一群士卒利用營中木料趕制支架,以防備挖掘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垮塌,做了十足的準備,午夜之後,命人分別從四個地道的入口處拉繩到城墻角,算好了要挖地道的長度,精確到尺,才最終確定了方案。

接著,就是沒日沒夜的挖掘動工,魏學曾等人按照之前定下的計劃,每日白日就發炮遠程攻擊城池,然後命士卒鼓噪佯攻,用力敲鼓制造大的聲響來使敵軍被迷惑,不易發現明軍正在挖地道的情況,每日的佯攻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強度不高,為防備叛軍起疑,魏學曾也會下令軍隊強攻一兩次。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魏學曾並未放棄勸降或者離間的可能,他一直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的確,這是上策,但是,能否實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