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

對於談判,馮雲山自然是樂意的。

這次反擊英、荷、葡、土幾國的聯合遠征軍侵華,除了繳獲14艘軍艦(尤其是那兩艘戰列艦)、數十艘運兵船和500多萬英鎊的現金之外,還俘虜了8600多名俘虜。對於這些俘虜,馮雲山一直盼望著,能再次發筆財,畢竟,早在他還是太平聖國聖王的時候,就已經將俘虜的六百來名英軍以人均400銀元的價格弄來一筆贖金,如今雖然中華帝國早已經不像當初的太平聖國那般貧窮,但誰還嫌棄錢多呢?

不過,馮雲山卻也沒有吩咐手下對這幫侵華的俘虜給予特別優待,除了讓一些醫學院的學生抱著試驗小白鼠的態度對部分受傷的俘虜進行了人道主義地救治之外,其他的一概置之不理,於是乎,8600多名俘虜在經過將近三個月之後,少了一千來人。而當初負責俘虜事宜的副總參謀長毛奇認為,適當的饑餓會讓這些俘虜更好地活下去,於是這些俘虜從一開始便一天吃一頓,隔天吃兩頓的,眼巴巴地盼望著大英帝國早日派人來將自己領回去。

得知英國方面提出要談判,馮雲山才意識到還關押著一批財富在廣州城郊,這才引起重視,派人去救治這些聖元——西洋俘虜。

半個月後。

聖京城的太平門城樓上,中華帝國的紅底黃星大旗獵獵飄揚。城門之下不遠處的玄武湖畔,更是一步三崗,密密麻麻地身著淺灰色軍服的討虜軍士兵整整齊齊地占在道路兩邊,一路排開,足足有數千人。

一陣激昂的軍樂聲中,在兩個軍樂隊的前導下,中華帝國的2500名官兵,分成5個縱隊,每隊500人,浩浩蕩蕩地從太平門出來。出了城門,縱隊陣型一展,變為整齊方陣,更添氣勢。

首先是500名皇家禦林軍組成的方陣,由劉勝邦親自帶隊,邁著整齊的正步,走向城外玄武湖畔的閱武台下的廣場。接下來的500名步兵組成的方陣,隨即是500名炮兵方陣和500名海軍方陣、200名黃浦軍校學員和200名各地船政局學員以及100名在役的軍官代表組成的500人方陣,五支士兵方陣的後面,則是數十名總參謀部參謀們以及各機器制造總局的員工代表。

最後則是中華帝國總參謀部總參謀長左宗棠,以及外務部部長吳如孝兩人,乘坐一駕無車廂的平板敞篷馬車,由四匹高大的西洋駿馬,加上四名分別是英國、葡萄牙、荷蘭、奧斯曼土耳其的俘虜作為禦者,緩緩出了太平城門,來到閱武台面前。

而閱武台下的兩邊,分別站著兩排人馬,均是各200人。每排的前面一列,均雙手被反綁著跪在地上,竟然是100名上次戰爭中的英荷葡土四國俘虜,均是骨瘦如柴一般,形同乞丐;而後面一列,卻是此次參戰立下大功的討虜軍士兵,手握清一色的帝國最為先進的夏普斯M1859型步槍,威風凜凜。

閱武台廣場的兩邊街巷裏,甚至旁邊一座叫九華山的土坡之上、街道的房頂上、四周的樹梢上,都爬滿了聞訊趕來圍觀的聖京城內百姓,想必是因為閱武台廣場四周已經站滿了討虜軍崗哨警戒,只得舍近求遠地看熱鬧。

他們都知道,今天是萬裏之外的西洋英夷國前來中華帝國求和,承認戰敗並請求通過談判解決戰後問題。

三聲炮響之後,廣場一側的數百討虜軍士兵散開,露出一隊洋人出現在廣場的一角。這百余名西洋士兵護衛著十余人,慢慢走到廣場中央位置,正對於閱武台下。

為首的兩人,正是英國前任首相、第15任德比伯爵愛德華·亨利·斯坦利,以及再次就任英國駐華全權特使包令爵士,這兩人分別為正副和談,兩人率領英國及其他三國的談判代表團,趁著印度洋的季風,乘坐速度最快的飛剪船,急匆匆地趕到東方,便提出談判。

英國的談判正使德比伯爵,臉色有些鐵青,很顯然,他對中華帝國搞出來的如此盛大而隆重的談判儀式很是不滿,嘴巴一直嘟噥著什麽,但無人理會他。因為這個時候,一曲宏亮的討虜軍軍歌已經吹響:“……把我們的怒火,噴向滿清韃子敵人!漢家兒郎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德比伯爵很是惱火。他自然明白這是對方擺出陣勢向向自己為首的談判代表團宣揚強大的軍力,展示他們的勝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嘲諷甚至羞辱大英帝國。他極度不滿,但又強自忍住,畢竟眼前的事實是,大英帝國遠征軍全軍覆沒了,並且,還有近萬名俘虜在對方手中,無論是英國各大城市的遊行示威的人群,還是充斥歐洲的那些報紙的輿論壓力,都迫使英國女王和議會都紛紛表態要全力將這些可憐的俘虜接回本土。因此,他必須要克制自己,哪怕是忍氣吞聲,也要和談成功,將那些俘虜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