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

就在蘄州第二初等學堂落成開學之際,遠在千裏之外的聖教城皇宮政事殿內,卻迎來一場大討論。

教育部部長許祥光、副部長兼黃埔軍校常務副校長李善蘭、副部長程煥采以及數名博學士在堂前,正在辯論著。

馮雲山高坐堂上,不急不躁地聽這幫手下爭論。

程煥采算起來是馮雲山的妻叔了,也算是皇親國戚。他是原本的湖廣總督程鷸采的親弟弟,三十歲便中進士,後授翰林院編修,補湖廣道監察禦史,後任湖南衡州府知府,湖北鹽法道道台,湖北、湖南按察使,如今也六十多歲了,跟隨已經當了國丈的兄長程鷸采一道,歸順中華帝國。

不過,程嶺南為了避免程氏權柄過大,讓馮雲山難作,主動提出父親程鷸采和叔父程煥采兩人均致仕在家就賦閑下來,但馮雲山卻不避諱,任命程煥采出任教育部專職副部長,至於國丈程鷸采,雖不出任什麽職務,但也給了個監察部顧問的角色,發揮余熱。

“陛下,‘教育’一說,原見於《孟子·盡心上》,孟聖人雲:‘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當初的教育制度,必須以聖人的經學為基礎!但如今這八股取士,已經不適應如今這個時代。”

“明清沿用舊制,以四書文取士,滿清康熙年間曾停止八股,考試策論,未久旋復舊制。一時文運昌明,儒生稽古窮經,類能推究本原,闡明義理。制科所得,實不乏通經致用之才,乃近來風尚日漓,文體日蔽,試場獻藝,大都循題敷衍,於經義罕有發明,而淺陋空疏者,每獲濫竽充選。若不因時通變,何以勵實學而拔真才。微臣建議,可以廢除八股取士,日後的科舉,向用四書文者,一律改試策論。但以四書五經歷來為選官之依據,重德行,仍需為根基而不可丟,只要以西洋諸學為輔便可。”教育部部長許祥光侃侃而談。

程煥采也頻頻點頭,跟著說道:“許大人所言極是!雖說八股取士有其弊端,但亦有其可取之處。儒家經典,延古上千年,自然有其獨到之處。陛下,微臣以為,畢竟我中華帝國也是孔孟聖人影響深遠,貿然將孔孟之道全盤拋棄,只以西洋外來之學,恐根基不穩。”

而李善蘭眉頭一皺,道:“陛下,微臣對此有不同意見!微臣認為,要徹底廢除八股取士,還要徹底改變取士形式,從根本上促進教育的變革!自去年開始,便通令各省、府地方官各將所屬書院詳查,一律改為兼習中學西學之學堂。至於學堂等級科目,應以省會之大書院為高等學堂,府縣以次遞降為中等學堂或技師學堂。鄉間祠廟,有不在祀典者,即由地方官曉諭民間,一律改為初等學堂。如今一年來,中華帝國已經設立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級學堂,微臣建議繼續擴大學堂數量,完善教育科目。一旦等學堂廣泛建立起來,科目完善,便可徹底廢除科舉,而直接從學堂取士。”

“至於科目,大致可分為中學西學,再以不同層級進行分類。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必須要進行。一是引進西學,加大官派留學生的數量,雇請西洋教師來帝國學堂執教;二是注重普及教育。根據微臣對西洋諸國的了解,各國所注重,普通雲者,不在造就少數之人才,而在造就多數之國民。”

李善蘭一說完,馮雲山不由得贊嘆道:“李愛卿所言大善!”

說著,他也不顧眾人還意猶未盡地辯論,直接讓隨身的傅善祥將早已準備好的教育改革方略拿出,道:“眾愛卿不必爭執了,朕決心已定。即日起,帝國全面進行新的教育制度。”

說完,馮雲山直接任命李善蘭為教育部部長,程煥采仍為教育部副部長,原教育部部長許祥光,調任治理交趾及日南兩省的交日總督。

眾人有些愕然。李善蘭更是倉惶而拜辭:“陛下,微臣不敢。許大人自任教育部部長以來,帝國教育成效顯著,還請陛下三思。況且微臣任副部長已經是不勝吃力,實在是難以勝任。”

馮雲山笑道:“李愛卿,許愛卿出任交日總督,職位可比你這個教育部部長還要重要。朕也是因才而用。正因為許愛卿在教化鄉民方面取得成績,朕才想將他放在更需要他的地方,而新近歸附的交趾及日南兩省,急切需要帝國官員前去教化地方的百姓,許愛卿是最好的人選。許愛卿,你可願意?”

許祥光連忙拜道:“微臣拜謝陛下聖恩!陛下讓微臣去哪,微臣便去哪!”

許祥光當然樂意了,他自從馮雲山率兵占領廣州城以來,就投靠了馮雲山,從滿清一個道台開始,變成如今的總督,總共也不過三年多時間,這升遷的速度已經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