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

最後馮雲山從左宗棠、許祥光等人推薦的五十余人中,選了前二十人,其中羅澤南作為狀元,沈桂芬和李鴻章分別作為榜眼和探花,這三人作為此次科舉的一甲;而其余的羅信南、張之洞、劉蓉、李元度、劉坤一、王錱、蔣益澧、毛昶熙、譚廷襄、張維翰、閻敬銘、文祥、李鴻藻、唐訓方、單懋謙、張保衡、徐繼畬,則作為二甲。

工部尚書彭蘊章和四川按察使胡林翼等這些滿清正三品以上的高官沒有參加科舉,確實,對於他們已經為官十余載以上的人來說,重新參加科舉的確有些侮辱。不過,求官心切的順天府尹譚廷襄和河南學政李鴻藻和團練頭目徐繼畬,他們原本都是正三品以上滿清大員,卻也參加了科舉,並且還考了前二十名。

馮雲山清楚,這兩道題目的設置,其實並不能完全反應這些降官的真正水平,不過自己需要的,便是從中選出能順從自己意願、領會自己出題心思的人,那就是超脫出這個時代的眼光之人,或者說,要站在整個時代開眼看世界之人,才能進入自己的核心圈子。

其他的人,哪怕是他會做八股文章,還認死理,想著做個錦繡文章、頌歌頌德一下自己,就以為能當官,然後教化下百姓或者發展下地方教育風氣,便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卻是癡心妄想,自己不會讓這類人主政一方,最多只是閑職或是直接安排他們去做吃力不討好之事。

馮雲山並沒讓內務部和教育部張貼什麽榜單,而是當做從沒考過這次科舉一樣,誰也沒透露。

第二天,所有的來聖京滿清降官以及地方推薦的代表,便接到通知,早早來到皇宮外五裏遠的織造局廠房。

這裏,原本在滿清時期稱之為江寧織造部院,太平天國時期更名為織營,如今在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和商務部副部長伍崇曜等人的組織下,更名為聖京織造局,又重新開張了起來。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的,伍崇曜已經在原本的聖國第一機器廠訂購了十數台織布機和紡紗機,等機器制好,運來一安裝,便用不著這般人工織布了。

倉場侍郎崇綸也站在人群中,他在幾年前來過這江寧織造府二次,如今舊地重遊,織機仍在,織布的幫工也在,穿步的人卻不是原本的那幫人了,想到這,他便有種物是人非的感慨。

他當倉場侍郎數年,雖然主要是負責管理北上京師的漕糧,但絲綢和茶葉,也是大頭。因此,他對這用蠶絲紡織出來的布匹十分清楚,這多麽的費時費力,也清楚這絲織品是多麽的昂貴。

陛下還沒有到,幾十名討虜軍士兵和聖京織造局的執事領著他們這幫官員在紡織作坊內參觀。

崇綸一邊跟隨著人流往織營中央走,一邊躲避著那些熟人,但沒想到還是碰上了湖北巡撫青麟和安徽巡撫福濟,他們三個都是旗人,又都是從二品的滿清官員,又一起歸順了中華帝國,這一撞見,還真有些尷尬。

還是那青麟臉皮厚,拉著福濟,若無其事地笑著和他打招呼:“哎呀,崇綸大人,不如我們三人一起參觀這聖京的織造局,一路也好有個照應,如何?”

“是啊是啊,墨卿(青麟字墨卿)所言有理。你我三人是一樣的境地,肯定是要齊心協力,一起相互照顧,共同進退才是。”一旁的福濟也插話道。

三人跟隨著其他人,一起進了工場。只見過道兩邊都是紡機,將蠶絲紡成絹線。不過,整個過程繁瑣而艱難,即便是工匠熟練,還是產量極其低下。青麟見狀笑道:“崇綸大人,你管過漕運倉場,定是見慣了成千上萬擔的絲絹,可沒想到那富麗堂皇的絲絹竟然是這種原始的蠶絲絹線一根根織成的吧!”

崇綸怎會不知,當初看見幾百幾千擔的絲絹,又賣得價格昂貴無比,還以為江南的人都富有無比,定是人人爭搶著去紡絲,直到他來到江寧織造府的工場,現場看見那幫織工洗絲絹,紡絲線,繁瑣的制造過程,才明白為何那絲綢價格如此昂貴。

實在是效率太低了。一只只蠶蛹用熱水化開拉成絲不說,單是將蠶絲結成線,紡成絹,便需耗費大量的人工和時間,看著一匹小小的絲緞,確需數人經過數日才能制成,不容易啊。

“墨卿大人說笑了,誰會不知,絲絹難制。不過,如今這繅絲已經算是改善了不少!隨著腳踏繅車的普遍應用,車上構件如竹針眼、鼓輪、送絲杆鉤、偏心盤等,也改進和完善不少,甚至出現一人一灶,二人共釜打絲頭,二人值盆主綽的五人共作大緞車,日緞繭30斤,工效提高不少啊!”崇綸顯然對制絲過程中的主要步驟繅絲十分的熟悉,一邊往前走,一邊講給二人聽,說得頭頭是道,將繅絲的困難講出,眾人不由感嘆,這繅絲的錢還真不是那麽好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