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

石達開對於崇恩,仍舊是不大相信,他堅持要去黃河沿岸親眼看看。於是,留下魏源帶領一些人堅守在最為關鍵的決口處到東明縣境內河段,石達開率領千余討虜軍將士騎馬,在崇恩的引領下,沿著洪水流經的預定路線,一路東行。

經過曹州府的濮州境內之後,石達開便發現滾滾而來的洪水便分為二股水流,其中有六七成水量還是沿著稍事開挖的黃河故道,從舊城,經過黑虎廟,最後進入陶城,而另一股水流,大概占到三四成水量,經濮州的城不遠便被引流匯入一條有些寬闊但很淺的魏河,一路向東,經範縣、壽張,抵達東阿的魚山鎮,又與黃河故道以合而為一。

從魚山鎮開始,石達開看見,江邊洪水滔滔,雖然肆略,但因兩邊江岸埋設了無數的木樁,用石塊混和著黃泥麥稈等壘成了一米多高的堤壩,竟然將洶湧的洪水牢牢把守在江內。偶然有幾處微弱決口的,馬上又數百上千民夫上前封堵,而且,一直有人來回巡邏,一片如臨大敵的模樣,讓石達開暗暗點頭,他臉色稍稍好看了些:這個崇恩,雖然是滿旗人,但還是個辦實事的官,將地方的勞力民夫組織得有聲有色,防洪治堤很有一套。

過了一天,再往東,便抵達了濟南府境內,一直沒怎麽說話的崇恩向石達開稟報說:“義王殿下,進入濟南府後,宋代以前的黃河故道便與如今的大清河完全重疊。因此,能容納更多的洪水通過。卑職也讓山東各州府的地方官員率領百姓和民夫疏通了下大清河,但時間緊迫,沒來得及徹底疏通,而且,因為本身大清河有較大的水流,難以徹底清理,因此,只得在大清河沿岸堤壩進行了稍事加高加固。不知能否起到作用。”

石達開點點頭,道:“崇恩大人有心了!為臣子,盡人事,對得起百姓和自己的良心便成。”

繼續往前,來過齊河境內,眼前的一幕讓眾人驚呆了。只見齊河縣境內,一片汪洋,前方道路全部被洪水沖毀,成群結隊的百姓哭哭啼啼地往西逃難。

崇恩大吃一驚!他自信布置得仔細,發動了無數民夫上河岸加固堤壩,怎麽還會如此?而且,還是山東濟南府,省治所在地。

他連忙找來督工加固河岸的地方官齊河縣令前來,才得知原來是齊河境內的大清河地勢較低,原本就有些淤積,加上有南北沙河、玉符河三流支流匯入,大清河沿岸的堤壩雖然加固加高,但三條支流卻給忽視了,洪水猛漲之際,竟然倒灌進入三條支流的上遊,從三條支流上方漫出,淹沒了整個齊河縣境,竟然,將一片平坦的濟南府等地也整個淹沒。

石達開聽完情況,眉頭緊鎖,他擔憂的是黃河自此從濟南府再次改道,不通過以前的黃河故道,直接另辟河道,那便會損失大了。

幸而,崇恩還是有些作為,他在魏源的提醒下,早早安排民夫在濟南府的東南面人口密集的鄒平、長山、新城等縣境內修築了一段長約二十裏的引流渠,這是最惡劣的情形,一旦整個濟南府被淹,通過引流渠,將洪水引入小清河,直流入海。

而濟南府的北面,與大清河、也就是黃河故道平行的,有一條中等河流:徒駭河。將淹沒的濟南府洪水全部收集起來,也是直接東流入海。

不過,饒是如此,濟南府一半和武定州的小半還是被淹。幸好,黃河故道一帶的百姓原本就都被地方官府和討虜軍將士強行遷走,只有遠離黃河故道的一些百姓沒遷走而被波及。

石達開也知道這的確怪不得崇恩。他已經做得很好。

崇恩也知道自己必須在這位義王面前表現一下,他連忙召集一些地方官開設粥鋪,收留引導災民前往高處安頓下來。

……

十余天後,開封府蘭陽縣黃河決口處的銅瓦廂。

馮雲山在劉勝邦的陪伴下,來到了這決口處。他最終還是忍不住來了。

東面有關黃河和災民的各種消息不斷傳來,馮雲山原本緊鎖的眉頭,也慢慢舒緩了。

原本只有十余丈寬的決口處,雖然經過不斷的加固,但在猛烈的洪峰沖擊下,還是不斷擴大,最終變成了一百多丈的口子,黃河全河之水,奔騰不息,浩浩蕩蕩往北而去,沖向七八百年前的黃河故道。而原本的去東南面的黃河,在經過減小水量、倒流後,慢慢平衡下來。馮雲山讓人往東南面的儀封廳察看後,發現原本的黃河在其境內已經基本停滯,黃河河道變成一潭死水,猶如不流動的運河。

馮雲山知道,這便標志著黃河改道正式完成。

這比歷史上的黃河改道,要快速很多。馮雲山清楚,這是因為自己提前讓人開挖了黃河故道,將水一下便引走,省卻了黃河自行改道的探索、沖刷河道的時間,直接將黃河河水引入大清河入海,因此便能在短短一個來月的時間內便完成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