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

李炎昌一案,對整個滿清轄區的影響甚大。民間的傳說越傳越廣,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打聽此事的來龍去脈。

世上本就沒有不透風的墻。李炎昌一案的由來,最早是從《南方日報》披露出來的消息,不知怎麽就傳了出去。於是,眾人紛紛四處尋找那期的《南方日報》,果然找到披露的內容。

緊接著,最新一期的《南方日報》,也不知道哪裏來的渠道,又披露了清廷的調查結果,並將整個菏南的開封府、衛輝府、彰德府、菏南府、汝州、許州、南陽府、陜州等各地州府的侵吞賑災情況,進行了披露。

這下,《南方日報》成了最為搶手的寶貝。不但各州府縣城裏的讀書人和鄉紳人人以自己擁有一份《南方日報》報紙為榮,連鄉野之間也有不識字者打聽什麽廣州來的報紙。

但《南方日報》本就發行數目不多,到北方,更是稀少。特別是遠離廣州和聖國統轄區的中原和京師之地,僅有的報紙也是從湖南和江西等邊境區域高價購買,再由托行商或驛站信報人員輾轉捎過去的。

一時間,《南方日報》聲名大振,滿清統治區的各地士子鄉紳們都紛紛關注這份消息靈通並且及時更新的報紙起來。

而隨著各地讀書人的宣傳,《南方日報》上的信息和觀念也進入鄉野之間,許多人雖然表面上說這《南方日報》是粵賊辦的,是違禁之物,但私下裏卻紛紛為報上的內容所吸引、驚嘆和折服。

待官府發現,宣布對《南方日報》進行查禁時,這份報紙已經深入人心,難以禁絕了。報紙的黑市高價與高利潤,也推動著各路人馬,從私下的渠道源源不斷地將報紙繼續往北方推廣著。

滿清統治區消息靈通的鄉間百姓們,從不知道什麽渠道得來的《南方日報》中,得知滿清菏南各府貪吞賑災銀的情況後,紛紛感嘆清廷官府的黑暗,訴說著十個官員九個貪,對大清朝廷十分的失望。

以那個時代的自然環境和微弱的自然抵抗力,有幾個地區以前會完全沒自然災害?

聯想到以前的各類災害,他們便聯想著,說不定朝廷早就撥付了賑災錢糧,只是都沒到自己手上,肯定也是這些貪官汙吏私自吞沒了。

於是乎,一時間,滿清的地方官府公信力全無,官員聲譽降到極點。

加上《南方日報》上,宣傳聖王王府在聖王的帶領下,如何地賑濟災民。報紙上直接寫明,什麽級別的災害,根據受損等級,災民應該受到多少的賑濟。

一邊是受災嚴重,賑災卻不多,還連連被侵吞,官吏饑餓如狼虎;一邊同樣是受災嚴重,卻賑災積極,直接發現糧到鄉民手中,官吏送到村寨。孰好孰壞,鄉民從報紙上一聽便立刻明白。

於是乎,盡管滿清統治區的鄉民嘴上不說,私底下卻紛紛議論聖國統治區的好,雖不至於就此搬離家鄉,投往聖國,但也是有些不滿和怨言。

只是這些,深在皇宮內的鹹豐帝又怎麽會知道?

不說他,即便是那些巡撫道台,也是坐在衙門中高高在上,尋常百姓都難以碰到,即便百姓碰到他也要跪拜行禮,戰戰兢兢地如何會掏心窩反映問題?

他們還想不到,這世上還有宣傳媒體這一說法,本由皇權控制的民間的輿論動向,第一次有了改變,被一份叛賊的報紙所控制。

與此同時,聖國統治區,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從報紙上得知菏南各地遭受蝗災,本就不多的賑濟銀兩,卻被如蝗蟲般的貪官私吞,聖國的百姓,尤其是廣西遭災後收到聖王王府賑濟的救濟糧的災民們,自然感嘆自己的幸運,慶幸自己生活在聖國境內,否則只怕也會與菏南那邊的災民一樣賣兒棄女,活活餓死。

……

桂林城南三裏遠的南溪山下尤家村。

這天一大早,已經二十四五歲的尤浪漓便興沖沖地爬了起來。

今天卻是他人生中的最重要日子!

那就是,他要成婚娶妻啦!

新娘是隔壁的馬家村人,家境尚可,聽村裏人說,人也長得怪水靈的。

結婚的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他們已經走完了前面的五禮,今天便是最後一步:親迎。卻是需要作為新郎的尤浪漓,代表尤家,迎娶新娘進家門。

想想,如何能不激動?!

一年前,他尤浪漓、弟弟尤浪漫以及瞎眼老娘,一家三口,還是緊巴巴的勉強糊口著過日子。

每天天不亮,他便要爬起來,跑到不遠處的漓江上收網打漁。

尤浪漓性格有些軟弱,老實巴交的,只是一身蠻力氣,因此,他只能幹些重活粗活來補貼家用。

漓江上的水太清,漓江水又不深,因此,魚也不多,加上沿江一帶,許多窮苦鄉民都盯著江裏的魚兒,打漁的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