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破南寧(上)

南寧城外南邊四十裏的吳圩,盤踞著四千余名頭裹紅巾的民壯,卻正是朱洪英、胡有祿和他們率領的“公義堂”義軍主力。

朱洪英,湖南永州府東安縣人氏,本以木匠為生,早年入天地會,學得一身武藝後,他在東安和相鄰的廣西全州、灌陽等處,建立天地會分支,發展會員。他為人深沉,頗有野心。在太平軍北上之後,他探知到廣西腹地的清軍都被調至桂林、湖南,覺得有了機會。便組織手下會員,分批進入廣西重地,南寧府境內,繼續發展會眾,等待時機準備起事。

胡有祿,廣西武宣人。早在道光二十六年,便與其兄胡有福、羅大綱等人在寧遠柏家坪聚眾數千人起義,但遭清軍鎮壓失敗後退回廣西,修養幾月後又率眾進攻陽朔,不幸的是又再次失敗,其兄胡有福還因此被抓斬首示眾。

羅大綱離開,返回潯州府在潯江上與任文炳發展艇軍,後又參加太平軍。對滿清充滿刻骨仇恨的胡有祿,卻潛回廣西南寧,投靠兄長胡有福的老友朱洪英,一起在南寧秘密發展天地會眾,建立了數千人馬的天地會分支“公義堂”。

早在一個月以前,太平聖軍的《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已被堂中兄弟偷偷帶至南寧境內,引起堂中兄弟的好一番議論。這時,太平聖軍開始攻占兩廣。太平聖軍二號人物,殿左一檢點羅大綱之名,自然也傳到南寧。

胡有祿聞知羅大綱之名,又在太平聖軍之中,自然知曉那便是五年前一道起事、失敗後分開的那個羅大綱。便派人聯絡羅大綱,卻一直沒有回信。他卻不知,派的信使早被朱洪英截獲,沉入邕江之中。

這位歷史上冒稱自己是明皇後裔的朱洪英,建立“升平天國”,本來便是有做皇帝的美夢。後來因手下兵力太缺乏戰力,打不過清兵,恰逢洪秀全寫信招攬,這才想投靠太平天國,才假讓胡有祿做明面上的“定南王”,他自稱“鎮南王”。只是現在,廣西兵力空虛,對胡有祿有投奔羅大綱的想法,他是堅決要扼殺的。

他早已探知清楚,南寧城中只有四營清軍,共一千六百余人,另團練鄉勇千余人,而他集中在南寧府治宣化縣一帶發展的會黨已經接近五千人。

本來,按照計劃,朱洪英等準備在八月底發動起事。他提前派了手下陳永秀,率五百會中兄弟喬裝打扮,陸續混入南寧城中。眼見將到起事時間,卻發現陸續有大量清兵團勇進入南寧城,朱洪英生性堅韌,以為清軍有所防備,便打消在此起事的念頭,準備換處清軍兵力薄弱的地方再行起事。不過,城中的兄弟卻聯絡不上了。要知道,那五百余人可是會中能戰的精銳弟兄,如何能拋棄,於是便一直在離南寧城不遠的山林間——吳圩一帶盤旋。

……

農歷九月二十三夜,南寧城中鎮江門內府前街的一處巷內,有一間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裏卻有個地窖,進入地窖,裏面卻別有洞天,居然能容納上百人。地窖中也沒點燈,幾個人在黑暗中低聲商議著什麽。

誰也想不到,在距離南寧府署和左江道署衙門半裏遠的地方,這樣一座平常的院子底下,竟然藏著如此多的反清“公義堂”會眾。這處院子和地窖,便是老謀深算的朱洪英,經過一年半多的時間,精心為起事準備的地點。地窖中儲有幹糧和水,南寧城內,類似的窩點,還有兩處。入城當內應的會中兄弟,便一直藏身地窖中,等待外面打探消息的細作帶回起事的命令。

被朱洪英派入南寧城,統領城內兄弟的陳永秀,此刻便在這個地窖中間。

“陳香主,堂主說好的八月底起事,後來又拖延到九月初,可到現在都快九月底了,為何還沒動靜?”一會中兄弟問道。

“是啊,陳香主。前幾天聽探報說,眼下南寧城中清兵越來越多,巡查也越來越嚴。我看,我們還是早點起事吧?”另一人插嘴道。

“對啊,陳香主,幹糧可不多了,最多還能撐個十來天!”

“眾位兄弟,我陳永秀比你們還著急。只不過,眼下堂主他們還沒有在城外發起進攻信號,也沒有送信進來約定何時一同攻城,貿然起事,失敗不說,還會打草驚蛇,得不償失。再等等吧。”一臉擔憂的陳永秀回答道,他擔憂的是原本兩三天便會進入地窖,告知消息的探報弟兄,已經幾天沒送來消息了。

“眼下夜深人靜,要不讓兄弟們出到院子裏透透氣吧?”先前的那名會眾提議道。

“不可!這幾天我眼皮直跳,總覺著會出事!而且,原本負責在外探聽消息的兄弟,也好幾天沒下地窖來傳遞外面的消息了。要不這樣,我叫你們兩個隨我上去,打聽下外面消息,其余人等,還是耐心等待一下,最遲兩三天,便有結果。”陳永秀拿定主意,喚過兩人,一道小心地頂開地窖的一個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