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四路進軍

稍後,道州的曾觀瀾派人送來詳細軍情。曾觀瀾首先說的還是永州被攻陷的消息,他在信中自我請罪,認為細作營未發動起來,導致向榮從桂林出兵都未偵查到。

對此,馮雲山倒是並未怪罪曾觀瀾,他一個從未治理地方的書生,剛接手道州政務,要管理和熟悉諸多政務,肯定需要投入巨大精力,細作營投入時間自然就少了。其次,細作營人手本就偏少,且還都是一幫偵查菜鳥,對於向榮這種帶兵經驗豐富的老妖頭,有心偷襲,想騙過太平聖軍的細作也不是什麽難事。

曾觀瀾的信中最有用的消息,還是後面提到的長沙周邊軍情。太平軍在天王和東王指揮下,四萬太平軍駐紮在長沙城內,另有一萬五千兵力由翼王石達開率領,在湘江河西,和清軍搶奪糧食。

而清軍方面,則和前陣子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湖北荊州和武昌趕來支援的一萬清兵匯合嶽州府地方兵勇,已經匯成一萬三千人的部隊,已經抵達湘陰。

而辰州府、常德府的清軍,早就到達長沙,只不過見太平軍勢大,又退回寧鄉,和河西的翼王太平軍對峙。雖不知道這支清軍具體人數,但能和石達開率領的一萬五千兵力對峙,顯然兵力不下一萬。

另外的寶慶府、衡州府兵勇,原本與廣西追兵一直尾隨太平軍主力,現在也離開駐紮的湘潭等地,往長沙城南進發,這部兵力,只怕接近兩萬。

另外有個重要的消息就是廣東的五千清兵援軍,因為早在長沙被圍攻時即出兵入湘,竟未與攻打郴州的羅大綱遇上。長沙陷落,更是讓它無法回頭救援郴州,畢竟長沙乃是省府大城,而郴州回頭便可收復。

廣東清軍所部現在已會同醴陵的地方兵勇,抵達瀏陽境內,兵臨長沙城東。加上被俘虜的郴州衙差曾透露,郴州被攻陷前十余天,有廣東清兵經過郴州北上長沙,兩下驗證,便知道這消息不虛。

另外的貴州清軍和江西援軍也都進入湖南境內,兵力不會少。再加上從桂林出發,駐紮永州城的向榮,清軍已經調集各地兵力,形成了對長沙的包圍。看來,太平軍攻陷長沙,也是逼急了滿清朝廷,使得他不惜代價調動一切可調動的力量,封鎖長沙,想一舉圍殲太平軍主力。

是了!這就好解釋為何楊秀清急著派曾水源前來聯絡自己,相邀合力進攻衡州了。長沙從軍事形勢上已經被圍困,長沙方面自身緊守已經吃力,根本沒能力再派兵進攻衡州。所以,約自己一起進攻衡州府其實只是個幌子,其目的便是讓自己出兵,吸引清軍兵力,減輕長沙太平軍的壓力。想通了這點,馮雲山更加認定敷衍楊秀清才是明智之舉。

曾觀瀾的消息來的很及時!馮雲山暫時沒什麽其他人選來掌管細作營,畢竟,親信又適合的人,還就是曾觀瀾最為合適。他回信給曾觀瀾,讓他無需介懷,安慰一下,然後便是令他抓緊細作營的運作,擴收細作,提高待遇,將細作派往四周各處打探軍情。同時收集糧食衣服等物資,運往永明江華與廣西的邊境。

農歷六月二十五,趁清兵在長沙專心對付太平軍主力,太平聖王馮雲山下令,太平聖軍兵分四路,出兵兩廣!

東路為主力,由殿左一檢點羅大綱為主將,聖四軍軍帥陳玉成為副將,率聖一軍主力和聖四軍兩部,合兵一萬五千人馬,從郴州出兵,取道宜章,攻向韶州。

中路分為兩部。一部由殿右二指揮林鳳祥率領五千聖三軍將士,出臨武,攻占連州、賀州一帶。一部由殿左三指揮李開芳率領,一半聖五軍和土營聖六軍將士合計六千余人,在後跟隨林鳳祥部,出兵連州、肇慶,再視情形尋找戰機。

西路軍由羅瓊樹為主將,留守道州的禦林侍衛白暉懷為副將,率領道州以及江華永明聖軍將士共七千將士,出永明,廣邀天地會眾等反清義士,過富川,襲擊桂林府城。

其余郴州和道州留守人馬,時刻注意兩廣和衡州、永州等地清軍動向,隨時應變。

很快,郴桂地區和道州一帶迅速行動起來,到處可見旌旗招展,牌尾推著輜重車,隊伍連連的出軍繁忙景象。

……

這天,臨武縣南部的山塘圩,上千百姓一早便圍聚在圩集,還陸續有百姓前往圩集趕去。

昨天山塘圩貼出告示,說是今天中午,在圩集會有大戲開演,觀戲者都有半斤豬肉相送!於是四周村寨百姓四處奔走,競相傳告,一大早便圍聚上千人。

此刻圩集後面的樹蔭底下,看著越聚越多的鄉民,一名五十多歲的壯漢站了起來,大聲道:“時辰雖未到,但人已夠多了。兄弟們,開始演大戲吧!”

“是,大頭領!”圍在旁邊的數百人齊聲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