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變故(二十)(第2/2頁)

“有了經緯度,就是日後出塞追蹤遼人,也不用擔心迷路。”蘇頌像繡花一樣,把放上去的六分儀調整了一下角度,讓其放得更加端正一點,一邊問韓岡:“人犯還要查嗎?”

“總得知道該提防誰吧。”韓岡走過來坐下,“但說是遼人,就是遼人,不會變了。”

“也沒必要變。”蘇頌雖老,眼神卻犀利,笑著道破了韓岡的用心。

也許這一回的刺殺,沒有所謂的黑手,但韓岡肯定是要查一個水落石出。不過在這之前,幕後黑手的身份還是要先推到遼人的身上。

先把這件事定性,日後挖出了真正的幕後黑手,就少不了一個契丹細作的罪名。

勾結契丹,這個罪名即使宰相都擔待不起。

即便是為了野心,即便是想要謀逆,在民間的聲譽,都比奉契丹人之命攪亂中國的罪名要強。

華夷之辨,深入人心。

“不過章子厚這一回答應得爽快,應當與他無關。”蘇頌又道,“今天看他坦率得很,沒做虧心事。”

“他的嫌疑也就一兩分。只是今天這事啊……”韓岡嘆了一口氣,他可不願就這麽莫名其妙地跟章惇交惡。畢竟是多年的交情了,更有各種商務聯系。

“買賣還做得下去嗎?”蘇頌問。

“當然做得下。”韓岡道:“有錢賺誰不賺?”

關西、福建兩大勢力之間的關系,不可能建立在兩位領袖的交情上,多年的交情只是潤滑劑,真正決定關系好惡的,只有利益。

只要雙方合作帶來的利益依然比相互對抗要多得多,那麽對抗的次數必然會大大減少。

不過韓岡相信另一種說法是,即使雙方交惡,只要一方覺得解決另一方的成功率太過渺茫,那麽依然不會有過多的武力。

“平章,相公。”一名下人腳步匆匆地闖進門,“太後有口諭。”

正閑聊的韓岡和蘇頌立刻精神集中起來:“什麽事?”

“是給章相公的。具體是什麽內容,一時查不到。”

“玉昆?”蘇頌擡眼看韓岡。

韓岡搖了搖頭,“之前太後也沒說。”

太後的信任對於宰輔們來說也是不可或缺,但不管怎麽看,這一回,章惇得到的不會是太後的信任。

“看看章子厚怎麽做了。無論如何太後的面子更重要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