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借款(六)(第2/3頁)

米彧原本以為《時代》上肯定不會有小說連載這一欄了,沒想到北上京城的這段時間,第一部在《時代》上連載的小說就這麽出現了。

“連載也才一個多月。”韓岡證實了米彧的猜測,他點了點桌上的書,至少二十萬字內容的厚度,“我這裏是全本。跟快報不一樣,《時代》和《經濟》要確認內容,必須要全本。”

米彧點頭,“齊雲快報當初連載《海天記》,故事編到中間就跑沒了影兒,連載的小說,的確應該先有全本再上報。”

快報上連載的小說,前後不能呼應的情況很多,也有前半部傑作,後半部就變得一團狗屎。甚至還有因為作者有事外出遠行,報社找人代筆,等作者回來後,驚訝地發現主角沒了爹媽,丟光家財,自己身陷囹圄,妻妾兒女死個精光的例子,一部原本很受歡迎的作品就此變得讀者人人唾罵,只能匆匆結尾。

韓家仆役此時送上了熱茶。

蓋碗下是碧綠的茶湯,一股清冽的茶香在書房中飄散開來。韓家自用的太白炒青,即使在廣州的阿拉伯胡商中也是鼎鼎大名,其價比黃金,卻是有價無市。很有些人打著太白炒青的招牌,從胡商那裏賺了不少金銀。

米彧過去從來沒有喝過韓家的太白炒青,今日一喝,卻也沒有覺得比起江南茶園出產的炒茶有哪裏特別。

不過他還是發自內心的稱贊了幾句宰相家的好茶,再拿買了假貨的阿拉伯胡商說了一個笑話。米彧又看向茶幾上的書——他發現韓岡似乎很喜歡這個話題,“《地月行》……可是說奔月的事?”

韓岡果然如其所料,雙眼頓時一亮,雙手一拍,笑道:“希文猜個正著。的確是奔月。不過可不是偷吃不死之藥,是真正的建造機器,將人從地球送到月球上。”

果然。

米彧心道,這就像《氣球上的四十天》一樣,都是以新式機械為核心的小說。

掛著遊記的皮,骨子裏還是機械。

名聲極廣的《九域遊記》,有關其作者真實身份的諸多傳聞之一,就是由眼前的這位宰相親筆。事實是否一如傳言,外界無人知曉,但因為九域大熱的緣故,其所開創的遊記體小說便層出不窮。

十余年間,不同書中的不同主角遊歷的範圍從大宋諸路,到緣邊羈縻之地,再到邊境諸國,最後一直擴撒到天下萬邦。羈縻州的各洞各寨各族,全都成了踏青地,遼國、高麗、日本同樣被走了個遍,西域、泰西的貴人家的女兒,也不知被漢家兒郎弄走了多少個。

如此多的遊記小說,當然是泥沙俱下。有粗制濫造,以穢文勾人,甚至只是將他人作品改頭換面的劣作,也有言之有物讓人幾乎信以為真的傑作,還有的,地理方位全屬杜撰,到處都能看見山海經影子,只是主角一路奇遇,因而頗受歡迎——這基本上就不能算是遊記小說了。

在米彧看來,真正的遊記小說,當與九域一樣,故事乃是小說家言,只是故事背後的每一條細節,卻無一不在提醒著人們,這不是作者的憑空杜撰,而是一些人的親身經歷的記錄。

其中能被歸為傑作的,當屬《北海遊》,《南行記》,《蓬萊錄》,這些都是近年來有名的遊記小說。說起來這是小說,但內容則頗為真實。

比如《南行記》中,在南洋之南,越過橫跨赤道的金洲群島繼續向南行去,就有一座方圓萬裏的洲陸,居於大洋之中,最南已經靠近南極。洲陸之上,有獸三腳,直立如人,母獸腹上有袋,仔獸養於其中;又有長頸巨鳥,無翅難飛,長腿善奔,更有土著,不知耕織,以曲尺捕獵為生。

過去米彧也只是當小說看,但今年一艘南下赤道的開拓船在延誤了半年歸期之後返回廣州,據船員自稱是遇上了風暴,意外發現了一片洲陸。他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修理船只,在此期間,一部分船員便在這一片新洲陸上探險。《南行記》中一樁樁異域風土,便在船員們的敘述中一一得到了印證。

這一發現,在廣州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不但《南行記》一時脫銷,同一作者的所著的《北海遊》,《蓬萊錄》也被視為實錄,而不是小說,紛紛被人購買。短短時間內,已經有人在福建商會裏面號召,要集資組建兩支開拓船隊,一支前往赤道之南,書中主角將之命名的大洋洲,一支前往《蓬萊錄》中大東洋對岸的蓬萊洲。

只是在米彧看來,若有人當真抵達南極和北極,於天穹中所謂極光的映照下,在南極的冰蓋大陸上艱難跋涉,在北極冰洋的冰層上小心求存,或者是向東越過大東洋,歷經風浪險阻,抵達幅員數萬裏、比宋遼兩國加起來都大的蓬萊洲,那麽他肯定早就聞名天下了,為宰相堂上客也是尋常,根本沒有必要縮在家裏寫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