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五)(第2/2頁)

楊時的一對眸子變得越發的深沉:“一旦給韓岡將藥典編成,不知會撿拾出《詩經》和《禮記》中的多少錯漏出來。正叔先生如今一改舊意,與伯淳先生同修《易傳》,便是為了防著日後。”

程頤過去曾經與楊時說過,不要寫書,易分心,自是於道有害——“勿好著書,著書則多言,多言則害道”。但如今氣學與新學的紛爭愈演愈烈,王安石和韓岡翁婿二人為道統相爭,程學也不能在外旁觀,儒門道統,那是絕不能讓人的。

“張橫渠舊年亦曾說,正叔先生‘深明易道,吾所弗及’。《周易》乃是儒門根本,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韓岡所學淺近,在《周易》上,可是差了許多。”

儒門一切的根基,還是在《周易》上。文王拘而演《周易》,八卦出自伏羲,但《周易》中的六十四卦的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辭,則是出自文王和周公——“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前裏,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而文王和周公,是儒門崇拜的聖人,孔子最敬的便是周公,其為《易》作傳,得《十翼》。所以《周易》其實是分成《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但不論哪個部分,都是儒門的根源。對聖人本意的疑問,都能在《周易》中得到解釋。

“窮天地之理,明聖人之道。皆在《易》中,待先生《易傳》一成,世間諸多異論,便一無所懼!”

……

韓岡最近很忙,《本草綱目》的編修他當然不能放手,但厚生司和太醫局中的事務,同樣也不能丟下不管。

京城中,一東一西的兩座醫院——本來從療養院改稱醫館,是為了能有所區分,不過又容易和驛館、醫官這兩個詞相混淆,幹脆就改名成了醫院,這樣對韓岡來說也方便——已經修建得差不多了。

門診部、住院部、藥房,一眾屋舍都已經整修完工,並粉刷一新,裏面的醫療設施,也全都準備妥當,連備用的物品,也都分門別類地存放在庫房之中,並登記造冊。

醫院中的人手也準備得差不多了,醫官和醫生總計七十八名,其中的十幾名醫官,將會在兩座醫院中輪班出診,而剩下的醫生——太醫局生——則是被一分為二,各自常駐在其中的一座醫院中。從之前的療養院繼承下來的護工,有一百六十余人,也是按照醫院的不同分成兩個部分。還有醫院中的雜務,為了更好地管理醫院,韓岡從厚生司中挑選了兩名老成的官員,在醫院中擔任院長。不過又為此訂立了條例,只有對醫院的庶務和財務有管轄之權。人事權,確切地說翰林醫官、太醫局生們的任免權,還是在天子和太醫局手中。

這一個是為了防止日後醫院成了院長一言堂,另一方面,也是免得與太醫局和翰林醫官院起紛爭,韓岡雖是提舉厚生司,但也兼提舉太醫局,一碗水要端平才是。

在門診部的大門處,連醫官門診的牌子也掛了出來,雖然每十天才會在醫院中坐診一天,但給天子和皇親國戚治病的禦醫們將會出診的消息早就傳遍了京城,每天都有人上門來詢問醫院何時才會開張,都想讓翰林醫官們來看病。就算排不到禦醫的門診號,讓太醫局生來醫治,也比江湖遊醫要強。

如今東京城中多少病家,就等九月初一,醫院正式開張了。

不過這些事,對韓岡來說,也只是日常的工作而已。真正掛在他心上的,這些事還算不上。

韓岡很清楚,隨著自己圖窮匕見,儒門各家學派,必然會有所反應。如果僅僅是爭於學術,韓岡倒不擔心,他能應付得了。但反擊的手段,可不一定會局限在學術上。

馬融遣家奴追殺弟子鄭玄的典故,可是千載流傳。隋唐時的大儒孔穎達,也同樣遭受過同列宿儒的刺殺。眼下雖不至於會有人敢去刺殺韓岡,但其他的手段一樣能給氣學當頭一棒。

“千裏鏡流傳於世,致人窺探隱私,又有私習天文者,幹犯朝廷禁令……三哥,你難道準備為此上本?”

“不是愚兄。”沖著蔡卞,蔡京微微一笑,“是張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