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五)(第2/2頁)

“難得下得這般痛快,真想再多下幾盤。”韓岡笑著站起身,“只是時候已經不早,在下得告辭了。”

王旁驚訝地陪著站起:“韓兄不是來見家嚴的嗎?怎麽現在就要走?!”

“現下已近三更。相公今日剛剛病愈復歸,明日又要早朝,韓岡再不曉事,也知不能耽擱相公休息。左右在下最近還要留在京中一段時日,好等官誥下來。等過幾日相公有閑,使人往城南驛傳話,韓岡必會再來求見……哦,對了,”韓岡從袖中抽出王安石的名帖,“相公的名帖韓岡實在擔不起。”

韓岡作風強勢,而王旁雖然是執政的親子,但生活在光芒四射的父兄長輩的陰影下,他的性格中其實有些軟弱。被韓岡先聲奪人,王旁也不知該說什麽好,卻糊裏糊塗地送了韓岡離開。

而王安石這邊才剛剛說完,呂、曾、章三人分別把自己衙門中最近的一些要事向王安石做了匯報,又商議了一下接下來的對策。等到一切抵定,呂惠卿才道:“參政,韓岡方才到了,由仲正陪著,要不要見他?”

“韓岡?!”王安石還沒說話,章惇卻先一步問道,“是哪裏人氏?”

“是秦州來的。由王韶所薦,河湟的事都得向他問個清楚。”

呂惠卿說著順帶看了章惇一眼,卻見他面有訝色。呂惠卿有些奇怪,這章子厚不是會大驚小怪的脾氣,過去他跟蘇軾一起遊山,走到一座獨木橋邊,蘇軾膽小不敢過,而章惇卻大搖大擺地走過去,還在山壁上題了名。怎麽聽個名字就這麽吃驚?

“他的表字是不是玉昆?”章惇繼續追問。

“當然,玉出昆岡嘛。”

王安石也看出章惇的神色有些不對,“子厚,你認識韓岡?”

“是家嚴認識。”章惇收起驚訝,回復了從容淡定,正容道:“家嚴昨日剛剛自關中訪友而回,聽他說起了韓岡。前日家嚴在官道上不幸碰上了狼群,車子被上百條狼圍在中央,幾乎性命不保。若不是韓岡和另一位喚作劉仲武,準備試射殿廷的軍漢,一起殺退了群狼,家嚴怕是要葬身狼腹,這是救命之恩。”

“竟有此事?!”王、呂、曾聞言均吃了一驚。

章惇道:“我聽到此事時也是不敢相信。可畢竟是家嚴親身經歷,不會有假。”

曾布在政事堂奔走,自是知道韓岡這個人,他對章惇道:“看王韶的薦章,裏面說韓岡在押送軍資時,曾領著三十余民夫,擊敗數百埋伏於道左的蕃賊,斬首三十一級,繳獲軍械近百。還說他當時親手格殺了兩名蕃賊內應,勇武是不用說的。當初我也是有些難以置信,但韓岡既然能在群狼中救出尊翁,那就是板上釘釘了,不會有假了。”

王安石道:“韓岡據稱文武全才,王韶的信中將之比為張乖崖。”

呂惠卿點點頭,“王子純【王韶】說的不錯。韓岡親筆撰寫的一部傷病營管理條例,我正好看過。兩萬余字的條例,六大項,七十余條,條理分明,事理詳細,方方面面都考慮到,治才在他這個年紀無人能及……他可不僅僅是武勇。”

“韓岡的德行也不差……”章惇感嘆道,“他救完人後,上馬就走,也不留下姓名。若不是家嚴緊趕慢趕,一直追到驛站,怕是連他身份都不會知道。後來送得謝禮他也是一分不要。家嚴回來後就一直在說,此子大有古人之風。”

幾人把有關韓岡的信息合在一起,一個文武雙全,品德高致的青年俊傑的形象便出現在眼前。王安石一拍桌案,為自己的怠慢後悔,“如此英才如何讓其枯坐偏廳,來人,快把韓岡請過來!”

可片刻後,卻是王旁走了進來,道韓玉昆已經走了。

“怎麽就讓他走了?!”王安石有些生氣。

王旁訥訥地低聲回答:“他說是大人明日還要早朝,不敢再打擾。等大人何時有閑,他會再來拜訪。”

章惇笑道:“想不到這韓玉昆還是有點脾氣的!”

若是沒有方才的那段議論,幾人說不定會因此而對韓岡心生反感,但現在一看,卻真覺得韓岡的確是才高氣壯,所以才能來去無礙。

“無妨,三哥兒你明日親去城南驛,把韓玉昆好生地請來。為父也有許多話要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