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軍心可用(第2/3頁)

武王聞言,出神的看著賈琮,忽然放聲大笑起來。

一直不長腦子的宣府總兵劉煥章此刻福如心至,大聲道:“此為天降聖明太子於我大乾,臣為吾皇賀,臣為大乾賀!”

這老丘八冷不丁來了這麽一出,連武王都唬了一跳,隨諸將側目看向劉煥章。

劉煥章見沒帶起動靜,反而讓人看二傻子一樣圍觀,惱羞成怒,沖周圍主將大罵道:“看甚看?肏恁娘的!俺老劉也是讀書種子,書香門第!”

“哈哈哈哈!”

滿帳將帥紛紛大笑起來,不過目光卻依舊在面色淡然的賈琮身上。

天家有此方略在,實在是軍方之福!

過去十四年,他們這些功臣一直被禁在九邊不得動彈,克扣軍餉,千方百計的打壓削弱,讓人寒心。

但今日,他們終於看到了盼頭!

軍方,必將大興!!

若能以軍功搏富貴,哪個狗娘養的才會願意窩在邊關苦寒之地,敲詐勒索種地喝兵血。

大丈夫,當持三尺青鋒,提十萬雄兵,縱橫天下!

……

入夜,慈寧宮。

壽萱殿內,葉清一邊和黛玉一起,陪太後用膳,一邊極盡諷刺的拿賈琮開涮。

今日她是真被打擊到了……

原本她極自信自己的胸襟抱負,頗有望遍天下年輕俊傑無敵手的寂寞感。

但今日,賈琮實打實的給她上了課,讓她明白什麽叫井底之蛙。

她想破腦袋都想不通,賈琮哪來的這等眼界?

她也想不通,賈琮藏在何處的諸般底蘊……

所以只能拿賈琮的無恥來說事。

但是她自己也明白,這等說嘴對於真正辦大事的人來說,根本是個笑話,通常只有弱者才會喋喋不休。

可她還是忍不住,太氣人了!

賈琮無所謂,可武王卻聽不下去了,咳嗽了聲讓葉清閉嘴後,對賈琮道:“太子今日,頗得軍心,比朕所料想的更好。方才便有二三十位大將同朕陛辭,要連夜折返回邊關,準備起兵南下。還有些人最遲不超過明日,大都也要開拔。不過太子,會不會過急了些?”

太後雖聽不懂這些,但她卻知道一事:“哎喲,這是要打仗了麽?還在國喪期,如何能輕動刀兵?”

賈琮忙道:“太後放心,並未動刀兵,只是讓九邊大軍往邕城集結,十月之前都不會有戰事,還早。”

太後得聞不在國喪期間起刀兵,也就作罷了。

賈琮又對武王道:“父皇,趁著九邊大軍還未徹底墮落,還有挽救的余地,兒臣才作此安排。這十數年,曾經天下無敵的邊關大軍,幾乎被養廢了。若是將這幾千萬兩銀子的餉銀真的一下發下去,那連最後挽救的余地都沒了。如今咱們有銀子,各府夏糧已收,也有糧草,萬事齊備,如何行不得?至於大軍行動所需要的民夫,可從齊魯之地招募,不是服役,而是以工代賑,發銀米,極大的分流災民。將這一條大道趟熟了,往後也利處多多!”

武王被說服了,點點頭道:“你心裏有數,那就多半無事。只是千裏奔波,會不會太艱難了些……”

賈琮用錦帕擦拭了下嘴角,又凈了凈手,道:“父皇,大乾的百姓,自古以來,都是最善良最淳樸的百姓。他們其實並不怕苦,也不怕艱難,只要有活下去的希望,他們甘願吃苦受累。他們怕的是,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這樣大的動作,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許還會出現大問題。

但只要總的方向不出錯,只要朝廷上下一心,結局必然是好的。

兒臣也想借著這個機會,疏理一遍朝綱。

能者上,庸者下。

敢亂伸手的,正好抄了,貢獻軍資!

還當南六省的錦衣衙門是擺設不成……”

“咳咳咳……”

武王前面聽著還極滿意,可聽到最後,就哭笑不得起來。

他這個皇兒什麽都好,就是……太愛抄家斂財了。

今日還同諸將說什麽內庫存銀是天家數代節儉積攢下的,為了收復故土……

也難怪葉清百般嘲諷,這話武王都不知道賈琮怎麽面不改色說出去的。

當初為了打最後一戰,太上皇已經是不要臉,要去刮地三尺了,內庫裏幹凈的連耗子都不願待。

這幾千萬兩銀子,都是崇康帝和賈琮這一對君臣,在區區二三年裏,從都中抄到江南,再從江南抄回都中……

生生抄出來這麽大一筆銀子。

古往今來,聞所未聞。

沒想到賈琮還不死心……

武王忽然想起崇康帝大行那夜,頗為自得的同他說的那言:“你比朕強,生了個好兒子,他極像朕,從骨子裏像。”

看來,還真沒說錯……

不過,武王覺得就算他勸說,效果估計也不會太大。

他又舍不得拉下臉來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