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敲打(第2/4頁)

至於她這哥哥……

雖常向著賈琮,可目的並非對賈琮好,而是想巴結人家,倚賈琮的勢在外招搖。

賈琮當冠軍侯、錦衣衛指揮使的時候便如此,如今更是如此。

這一點,寶釵清楚,賈琮同樣只會更清楚。

她這哥哥若是以為幾次向著賈琮說話,就能以此為功,在外面招搖輕狂,到頭來,多半會吃個苦頭。

不過這些事,寶釵雖然看的明白,卻沒有開口去說。

她知道自從賈琮搖身一變,從賈家老太太口中的“庶孽”,變成了孝賢皇後所出的元子,更身負兩朝皇族血脈後,她媽和她哥兩人,就快魔怔了。

滿心思要成皇親國戚,更渴望成為後族。

現在同他們說那些道理,是沒用的。

她作女兒和妹妹的身份,讓她也無法說些狠話……

只能那人,親自讓他們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沒用種下善因,就莫要期待善果。

心中念著這些,寶釵清減了許多的面容上,愈發平靜無瀾。

……

東宮,明德殿。

今日上午,賈琮在此召見了皇家內務府諸大臣,皇商。

內務府負責皇家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采捕等,還把持鹽政、分收榷關、收受貢品等職責。其主要機構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廣儲司,專儲皇室的金銀珠寶、皮草、瓷器、綢緞、衣服、茶葉等特供品。

也因此,廣儲司下,就有了專門為天家供應金銀珠寶、瓷器、綢緞、衣服和茶葉等供品的皇商。

這些皇商,大都是與天家有些幹系,甚至有些舊交的家族。

崇康帝在位時,崇尚節儉。

每年采購各式珠寶、綢緞、茶葉的皇家特供都一年比一年少,也因此廢黜了不少內務府官員。

而如薛家這樣的皇商,原專門為天家采辦江南蘇繡,在先帝在位的十多年來,也日漸消沉。

但是,不幹活,不代表沒有好處。

憑借皇商招牌中的皇字,這些皇商家族在大乾各地可謂是呼風喚雨,地位超然。

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經營,大部分皇商家族早已超脫了商賈的範圍。

他們織造出了一張龐大的關系網絡,依靠這張關系網,他們幾乎可以為所欲為。

譬如薛家。

薛蟠不是純粹的妄人,但他在江南敢指使奴仆肆意打殺馮淵,沒有絲毫顧忌,就是因為他知道,以薛家的地位和關系網,足以擺平這樣的小事。

也確實擺平了……

這就是賈琮今日召見他們來此的原因。

端坐在明德殿禦位上的賈琮,看起來頗為年輕,但面上清冷的神色,和鋒利的目光,卻讓殿內內務府大臣及皇商們,頗感壓力。

縱然原本露著討好笑容的薛蟠,此刻都心中凜然。

來者不善。

這是眾人的心聲。

內務府的皇商們此次之所以都還在京中,是因為太上皇駕崩,他們來京吊喪祭拜。

在貞元朝時,是皇商們過的最愜意的時日,也是他們最後的美好時光。

還未離京,又遇國喪,也就遷延至今。

大禮參拜之後,賈琮看了身旁太監一眼,東宮總管太監王春尖聲叫起。

賈琮開口道:“今日招內務府諸臣來此,是因為孤想起一事來,故而趁著諸位都在京的時機,問問你們。”

內務府總大臣董殿邦忙躬身道:“不知殿下想要垂詢何事?”

賈琮看了看這位在內務府大臣位置上坐了十數年的大臣,眼睛微微眯了眯,道:“這話,得從孤還是錦衣衛指揮使說起。”

聽聞賈琮之言,殿內諸人臉上多閃過些不自在。

做臣子的,最盼望的是君王能垂拱而治,給他們最大的自主性。

最怕的,就是君王知道他們的底細……

偏偏,上頭這位監國儲君,是以錦衣衛起家的。

誰家還沒點見不得光的糟心事虧心事?

這要是讓上面這位知道了,那還能落著好?

果不其然,越是擔心的事,越容易發生。

他們便聽賈琮淡淡道:“孤在江南奉先帝旨意辦差使時,聽聞了許多關於你們皇商的傳聞。大多,都不是好話。欺行霸市、巧取豪奪、強搶民女甚至害人性命!這種傳聞,在各省幾不算新聞。孤也著人打聽查探了番,十之七八,都是真的。偏偏,各省府衙,礙於你們皇商的身份,忌憚你們可直達天聽的權勢,是敢怒不敢言呐。

你們打著天家的旗號,行觸犯國法、魚肉百姓、為禍地方的勾當,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原本孤回京後,便要奏明先帝,對這等人嚴加懲處。

只是沒想到,歸京後諸般大事連連發生,因而耽擱下來。

今日,孤得了些閑,正巧你們也都在京,所以就想當面問問你們,到底是誰給你們的膽子,讓你們如此無法無天,膽大妄為?